解惑疾病

手足麻木或是糖尿病在作怪

目錄:

第一章:手足麻木或是糖尿病在作怪

第二章:“血糖自我監測”貴在堅持

第三章:血糖值控制在什麼水準最好

手足麻木或是糖尿病在作怪

程女士, 今年49歲, 近一個月來一直感覺自己手腳麻木, 就像戴了手套和穿了襪子一樣, 她以為自己的腦血管或者是頸椎出了問題, 分別到醫院神經內科和外科進行了檢查, 結果都沒事, 最後醫生建議她去查一查血糖, 程女士很是詫異, 手腳木難道跟糖尿病有關?

醫生告訴程女十, 臨床上有小少患者罹患糖尿病以後並沒有太明顯的糖尿病症狀, 而是出現了手腳麻木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以後才去就醫診治,

有的患者甚至已經發展到了併發症糖尿病足才開始進行治療, 貽誤了攝佳的治療時機。

程女士聽了醫生的勸告, 趕緊玄內分泌科進行診治, 經檢查, 空腹血糖值為10.8mmol/L, 餐後兩小時血糖值為15.6mmol/L, 被確診為糖尿病, 必須立即治療。 醫生讓其注射胰島素, 配合中藥津力達顆粒進行治療。 程女十對一丌始就應用胰島素治療非常不解, 擔心用了胰島素會上癮, 以後無法擺脫。 醫生告訴她, 糖尿病在確診之初, 有的患者表現為相對的胰島素缺乏, 有些患者則表現為絕對的胰島素缺乏。 隨著病程的進展, 各種危險因素的持續存在, 胰島功能衰竭會逐漸加重, 最終胰島功能完全喪失。

研究顯示, 在糖尿病發展3~5年後, 胰島功能的衰竭會加速, 幾乎不可逆轉, 而在此之前通過合理嚴格的治療和控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或恢復胰島功能。 另外, 檢查結果顯示程女士的空腹胰島索水準只有3.2mU/L, 而成年人空腹胰島素正常值為5~20mU/I。 表明她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島功能較差引起的胰島素絕對 缺乏, 早期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讓受損的胰島有一個“休養生息”的時間, 有利於保護胰島殘存的功能。

而且, 中藥津力達顆粒也有保護胰島功能的作用, 該藥是在中醫絡病理論指導下, 以健脾運津為治療原則研製出的中藥新藥。 該藥具有顯著的降糖作用, 能夠保護胰島β細胞, 增強其分泌胰島素的功能, 升高血液裡胰島素的含量。

胰島素多了, 血糖自然就降下來了, 而且中藥降糖有一大優勢就是能有效控制血糖不反彈。 津力達顆粒還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通過研究發現, 津力達顆粒能夠增高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指數, 重新讓胰島素正常發揮降糖作用。 另外, 津力達顆粒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在降低血糖的同時還能較好地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 並能升高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這對治療糖尿病、預防併發症都有積極意義。

除了約物治療外, 醫生囑咐程女士還要做到科學的自我管理。 首先是嚴格控制飲食,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綜合達標的基礎, 必須按照生理需要把全天所需的總熱量和各種營養成分以食物的形式,

有計劃地、合理地分配在每天的三餐及加餐中, 定時、定量進食。 第二是運動調節, 堅持適量的體育鍛煉, 可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糖, 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有利於血糖水準的達標, 可以選擇快步走、慢跑、打球、爬山, 游泳, 騎自行車、做中華通絡操、打太極拳等, 每週至少要保證進行三次運動, 每次至少30分鐘, 運動後以自我感覺舒適為度。 第三是心理狀態的自我調節, 心理狀念的好壞可直接影響血糖水準的波動, 恐懼、悲觀、失落等小良的情緒會導致人體分泌多種激素和牛物活性物質, 這些物質會引起血糖升高, 對疾病的治療產生小利影響, 因此學會心理狀念的自我調節是糖尿病患者自我我管理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調節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將為糖尿病的治療、血糖的平穩控制奠定堅實的基礎。

故而醫生告訴程女上必須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放下沉重的心理負擔, 走出悲觀的情緒, 充滿信心地向糖尿病發起挑戰, 要堅信通過合理治療、堅持用藥以及科學的自我管理, 就可以像正常人那樣愉快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並且可以帶病延年, 只有如此才能戰勝疾病。

“血糖自我監測”貴在堅持

血糖的自我監測是指導血糖控制達標的重要措施, 也是減少低血糖風險的重要手段。 指尖毛細血管血糖檢測是最理想的方法, 但如果條件所限不能查血糖, 尿糖的檢測也是可以接受的。

“糖尿病需要長期自我監測血糖”,

對這一點, 很多老百姓大約都知道一些。 但通常情況是, 他們在血糖高的時候都買了血糖儀, 但隨著藥物治療的進展, 血糖逐步得到控制, 就不那麼重視血糖監測了。 過了一段時間, 血糖又上升了, 他又來醫院找醫生了, 又開始測血糖了。 有的患者, 基本上只到醫院來看病拿藥時才測血糖。 這說明, 我國糖尿病患者堅持自我監測血糖的比率很低, 這樣非常不利於病情的管理和控制。

監測血糖控制併發症

有研究發現, 在所有研究物件中, 堅持定期監測血糖的患者各種併發症的發病率降低了1/3, 而死亡率則降低了近50%。 因為, 血糖升高往往沒有什麼感覺, 除非已經引起了併發症, 產生了併發症的症狀。 須知,悄悄升高的血糖對多種臟器已經產生了損害,日積月累造成了多種器官不可逆的毀損。

如果能夠按照“指南”要求長期監測血糖,僅這一駕“馬車”(糖尿病治療有“五駕馬車”之說,即飲食控制、合理運動、血糖監測、藥物治療、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及心理治療),就可以使患者的治療達成率明顯提高,發生併發症的風險明顯降低。

長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評估指標是糖化血紅蛋白(HbA1C,或稱A1C),其正常值為4%~6%,也是臨床決定是否更換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在治療之初至少每3個月檢測一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測一次。患有血紅蛋白異常性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結果是不可靠的,應以空腹和/或餐後靜脈血漿血糖為准。如果沒有實驗室,則可以應用指尖毛細血管血糖測定,但須定期校準。

適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

血糖自我監測適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特別是對注射胰島素和妊娠期的患者,為了達到嚴格控制血糖,同時減少低血糖發生的目的,自我血糖監測非常必要。

血糖自我監測的頻率取決於治療的目標和方式。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監測4~7次,直到病情穩定,血糖得到控制。當病情穩定或已達到血糖控制目標時可每週監測1~2天。

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天至少測血糖5次,達到治療目標後每天自我監測血糖2~4次;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患者,血糖達標後每週監測2~4次。

雖然自我血糖監測是最理想的血糖監測手段,但有時受條件所限無法檢測血糖時,也可以採用尿糖測定來進行自我監測。尿糖的控制目標是任何時間尿糖均為陰性,但是尿糖監測對發現低血糖沒有幫助。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腎糖閾增高(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時,尿糖監測沒有意義。

血糖值控制在什麼水準最好

血糖正常值,一般空腹全血血糖為3.9~6.1毫摩爾/升(70~11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為3.9~6.9毫摩爾/升(70~125毫克/分升)。飯後1小時,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爾/升(180毫克/分升,於餐後2小時恢復至7.8~8.9毫摩爾/升(140~160毫克/分升)。所以人們每天三頓飯後,各有2小時血糖升高(共6小時),其餘18小時都在空腹血糖水準。

血糖正常值其臨床意義如下:

(1)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爾/升(12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7.8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複測定可診斷為糖尿病。

(2)當空腹全血血糖超過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時,表示胰島素分泌極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顯著增高時,不必進行其它檢查,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3)當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漿血糖在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以上,應做糖耐量試驗。倘若有明顯的糖尿病症狀,應先做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

(4)血糖正常值正常人在餐後2小時的全血血糖不超過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不超過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若餐後2小時的全血血糖≥7.8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8.9毫摩爾/升(160毫克/分升)時,可診斷為糖尿病。

結語:你的身體出現了手足麻木的症狀了嗎?可要仔細的觀察身體給你的信號,別讓糖尿病纏上你!(文章原載于《中華養生保健》《現代養生》,刊號:2012/04,作者:東方慧/賈平,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須知,悄悄升高的血糖對多種臟器已經產生了損害,日積月累造成了多種器官不可逆的毀損。

如果能夠按照“指南”要求長期監測血糖,僅這一駕“馬車”(糖尿病治療有“五駕馬車”之說,即飲食控制、合理運動、血糖監測、藥物治療、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及心理治療),就可以使患者的治療達成率明顯提高,發生併發症的風險明顯降低。

長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評估指標是糖化血紅蛋白(HbA1C,或稱A1C),其正常值為4%~6%,也是臨床決定是否更換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在治療之初至少每3個月檢測一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測一次。患有血紅蛋白異常性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結果是不可靠的,應以空腹和/或餐後靜脈血漿血糖為准。如果沒有實驗室,則可以應用指尖毛細血管血糖測定,但須定期校準。

適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

血糖自我監測適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特別是對注射胰島素和妊娠期的患者,為了達到嚴格控制血糖,同時減少低血糖發生的目的,自我血糖監測非常必要。

血糖自我監測的頻率取決於治療的目標和方式。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監測4~7次,直到病情穩定,血糖得到控制。當病情穩定或已達到血糖控制目標時可每週監測1~2天。

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天至少測血糖5次,達到治療目標後每天自我監測血糖2~4次;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患者,血糖達標後每週監測2~4次。

雖然自我血糖監測是最理想的血糖監測手段,但有時受條件所限無法檢測血糖時,也可以採用尿糖測定來進行自我監測。尿糖的控制目標是任何時間尿糖均為陰性,但是尿糖監測對發現低血糖沒有幫助。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腎糖閾增高(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時,尿糖監測沒有意義。

血糖值控制在什麼水準最好

血糖正常值,一般空腹全血血糖為3.9~6.1毫摩爾/升(70~11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為3.9~6.9毫摩爾/升(70~125毫克/分升)。飯後1小時,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爾/升(180毫克/分升,於餐後2小時恢復至7.8~8.9毫摩爾/升(140~160毫克/分升)。所以人們每天三頓飯後,各有2小時血糖升高(共6小時),其餘18小時都在空腹血糖水準。

血糖正常值其臨床意義如下:

(1)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爾/升(12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7.8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複測定可診斷為糖尿病。

(2)當空腹全血血糖超過11.1毫摩爾/升(200毫克/分升)時,表示胰島素分泌極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顯著增高時,不必進行其它檢查,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3)當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漿血糖在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以上,應做糖耐量試驗。倘若有明顯的糖尿病症狀,應先做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

(4)血糖正常值正常人在餐後2小時的全血血糖不超過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不超過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若餐後2小時的全血血糖≥7.8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8.9毫摩爾/升(160毫克/分升)時,可診斷為糖尿病。

結語:你的身體出現了手足麻木的症狀了嗎?可要仔細的觀察身體給你的信號,別讓糖尿病纏上你!(文章原載于《中華養生保健》《現代養生》,刊號:2012/04,作者:東方慧/賈平,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