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疾病

回南天潮濕 老中醫湯膳“吃”走濕氣

我是健康幫女郎, 我相信對女人而言, 健康不僅僅是不生病, 更需要優雅的體態和有品質的生活。 三月天, 孩兒面, 乍暖還寒, 陰晴不定。 墻滴水, 地冒水, 玻璃流水。 不僅空氣中潮濕得能擰出水來, 我們體內也是濕氣十足。 濕易困脾, 讓身體困重, 乏力倦懶, 飲食減少……中醫專家開出回南天的食療食譜, 幫你輕松吃走體內濕氣。

幫女郎

您好:

最近天氣很潮濕, 濕氣重, 悶悶的呼吸很困難, 讓人有撕開空氣的沖動。 每天最難的一件事情就是起床了, 很不愿意起床, 整個人感覺很乏力, 特別疲倦, 上班的時候就很想偷懶,

吃東西也不香了, 晚上睡覺發很多夢。 平時很愛運動, 身上有舊傷的地方也開始隱隱作痛, 請幫女郎幫幫忙, 有沒有日常生活方面的小方法可以幫我調整好身體狀況的?我實在不想上醫院看那……

美帝西歐

PClady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健康幫女郎:Teddy

不僅空氣中潮濕得能擰出水來, 我們體內也是濕氣十足。 這種潮濕的“回南天”適合細菌的生長繁殖, 容易引發一系列疾病, 如流感、呼吸道疾病、胃腸道疾病、皮膚病、關節炎、心理不適等, 這在中醫中是一種“濕邪”。 濕易困脾, 讓身體困重, 乏力倦懶, 飲食減少……

【判斷是否體內濕氣重】

1、起床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 頭發昏, 打不起精神來, 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 渾身不清爽, 人也懶得動……那么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2、洗漱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 舌面有一層舌苔, 薄白而清靜, 干濕適中, 不滑不燥。 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 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 看起來滑而濕潤, 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

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 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PClady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去濕食材有哪些】

1、花旗參:吃得過多生冷食物, 引致脾虛, 可喝花旗參茶, 具健脾益胃之效。

2、荷葉: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

曬干使用。 除了去濕利尿的作用外, 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

3、白術:乃菊科植物, 其根部用作食療。 具健胃強身和對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療效。

4、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 其根入藥。 具促進體內水分流動之功效, 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5、薏仁:即薏米, 主理去濕, 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 其利尿功效強。

6、木棉花:具除濕毒及清熱功能。

7、茅根:即白茅的根部, 是利尿去濕之好材料。

PClady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推薦:幾款祛濕美味湯】

1、茯苓骨頭湯

材料:豬脊骨500克 、茨實50克、薏米30克、土茯苓(干)30克

做法: 將豬骨頭沖洗干凈備用。 茨實、薏米、土茯苓洗凈備用。 瓦煲內放適量水, 將豬骨頭倒入。 倒入茨實、薏米、土茯苓。 開大火燒開。 用湯勺將浮沫撇去, 再開小火慢慢煲1.5個小左右, 關火前5分鐘加鹽即可。

2、淮山豬骨湯

材料:茯苓、淮山各15克, 炒扁豆、薏米、谷牙、麥芽各10克, 陳皮1/4個, 豬骨500克。

做法:豬骨斬件焯水。 各種藥材用熱水洗凈, 陳皮刮去囊。 除豬骨外所有材料加適量清水煲滾, 后放豬骨再煲滾,

小火煲至扁豆軟爛(大概1.5~2個小時左右)即可。

3、扁豆雞腳湯

材料:新鮮雞腳6只, 腱肉1塊, 扁豆30克, 眉豆50克, 蜜棗2個, 清水10碗, 生姜一塊。

做法:雞腳剁去指甲, 斬成兩段, 在豬腱肉上劃上幾刀, 生姜切片;把雞腳、豬腱肉、姜片放進鍋里, 加入沒過材料的水, 煮開后撈出沖洗, 干凈浮沫, 姜片丟棄不要;扁豆、眉豆淘洗干凈, 蜜棗沖洗一下;全部材料放進湯鍋, 加入大約10碗清水;大火開后, 轉小火煲2個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PClady獨家專稿,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4、三豆鯽魚湯

材料:扁豆50g,薏米50g,赤小豆50g,鯽魚500g,胡蘿卜300g,姜5片,水6碗。

做法:這道湯不用隔水燉,把材料全部放入湯煲,小火煲2-3小時即可。我貪圖快捷,直接用高壓鍋煲,大火加熱,高壓鍋噴氣之后最小火慢煲30-40分鐘即可。煲好之后加點鹽調味就可以食用了。

5、花旗參烏雞湯

材料:烏雞半只,花旗參3克,紅棗十余顆,枸杞適量,姜兩片。

做法:烏雞洗干凈,放到沸水里過水,洗干凈浮沫,頭暈手軟,我也懶得切塊了,整個就把烏雞放進砂鍋里,我家用的是紫砂電飯鍋,煲湯最好用,不用看火。放進花旗參,姜片,紅棗,我就跑去看書了,煲五六個鐘頭肉爛湯香放進鹽調味就可以喝了。

“回南天健脾祛濕十分重要。”專家強調,飲食方面,不要過量吃生冷瓜果,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可適量選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玉米、大米、冬瓜等健脾利濕之品煮粥食用。適量食用生姜,既可祛濕,又可溫中,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春夏養陽”。保健方面,可以按摩脾胃經的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建里、上巨虛、下巨虛、豐隆、陰陵泉等。

我是健康幫女郎,歡迎去我的家http://bang.pclady.com.cn 參觀。如果你有任何有關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郵箱bang#pclady.com.cn(#換成@)方式聯系我,或去PClady快問提問,我樂意為你解答。

PClady獨家專稿,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4、三豆鯽魚湯

材料:扁豆50g,薏米50g,赤小豆50g,鯽魚500g,胡蘿卜300g,姜5片,水6碗。

做法:這道湯不用隔水燉,把材料全部放入湯煲,小火煲2-3小時即可。我貪圖快捷,直接用高壓鍋煲,大火加熱,高壓鍋噴氣之后最小火慢煲30-40分鐘即可。煲好之后加點鹽調味就可以食用了。

5、花旗參烏雞湯

材料:烏雞半只,花旗參3克,紅棗十余顆,枸杞適量,姜兩片。

做法:烏雞洗干凈,放到沸水里過水,洗干凈浮沫,頭暈手軟,我也懶得切塊了,整個就把烏雞放進砂鍋里,我家用的是紫砂電飯鍋,煲湯最好用,不用看火。放進花旗參,姜片,紅棗,我就跑去看書了,煲五六個鐘頭肉爛湯香放進鹽調味就可以喝了。

“回南天健脾祛濕十分重要。”專家強調,飲食方面,不要過量吃生冷瓜果,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可適量選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玉米、大米、冬瓜等健脾利濕之品煮粥食用。適量食用生姜,既可祛濕,又可溫中,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春夏養陽”。保健方面,可以按摩脾胃經的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建里、上巨虛、下巨虛、豐隆、陰陵泉等。

我是健康幫女郎,歡迎去我的家http://bang.pclady.com.cn 參觀。如果你有任何有關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郵箱bang#pclady.com.cn(#換成@)方式聯系我,或去PClady快問提問,我樂意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