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滋陰潤肺的中成藥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都明白了養生的重要性, 也因此有很多人的身體都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 很多人的肺部都感覺到不是那麼健康的, 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異常的情況,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的話就要去服用一些具有滋陰潤肺效果的中成藥, 這些藥材都是可以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很多的好處, 在一定程度上面去緩解一些症狀。

1、麥冬

麥冬性甘寒質潤, 有滋陰之功, 能養陰生津, 潤肺清心, 既善於清養肺胃之陰, 又可清心經之熱, 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補益良藥。 常用量為 10~15克。 亦可入丸、散, 或熬膏, 或泡茶飲服。 傳統認為, 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麥冬, 清心除煩多用連心麥冬。

臨床上常用麥冬配伍人參、五味子, 以增強滋陰潤燥的功效, 用以治療因肺陰不足引起的喉癢、咳嗽無痰、口渴咽幹以及腸燥便秘等症。

2、川貝

川貝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

《本草匯言》中論述認為:" 貝母, 開鬱、下氣、化痰之藥也, 潤肺消痰, 止咳定喘。 "

它多用於緩解燥咳。 川貝味甘、苦、性微寒, 治療陰虛燥咳效果較好。

若肺燥陰虛咳嗽, 痰中帶血, 可用川貝 3 克加適量冰糖和水, 用小火燉 1 小時服用。 很多人為了緩解苦味, 常將其放在雪梨中蒸 ; 或在煮稀飯時取米湯 200毫升, 放入川貝、冰糖隔水燉服。 川貝還可和瘦肉煲湯, 每天用量通常在 10 克以內。

3、款冬花

中醫認為, 款冬花性味辛、溫, 入肺經, 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之功。 本品辛散質潤, 溫而不燥, 為潤肺止咳化痰良藥, 適用於多種咳嗽氣喘。 無論外感、內傷咳嗽, 寒性咳嗽, 熱性咳嗽, 均可選用, 故有治療咳嗽要藥之稱, 但其以溫而不熱、辛而不燥、甘而不滯為特點, 因此對於肺虛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為適用。

款冬花常經蜜炙之後使用, 稱為炙冬花, 以增強潤肺止咳平喘作用。 臨床上冬花多與其他藥物配伍以增強療效, 如冬花重在止咳, 紫菀重在祛痰, 止咳方中, 二藥常配伍使用, 共奏化痰止咳之效; 若與麻黃、杏仁、蘇子為伍,

稱款冬定喘湯, 治痰嗽哮喘遇冷即發之症, 療效頗佳。

4、銀耳

銀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銀耳子等, 其有 " 菌中之冠 "

的美稱。 中醫指出, 銀耳性平, 味甘, 是名貴的營養滋補的佳品, 同時還是扶正強壯的補藥。 銀耳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以及滋陰潤肺的功效。

銀耳 10 克, 百合 10 克, 秋梨 1 只, 冰糖適量。 將秋梨洗淨去核切小塊, 加入水發銀耳及百合、冰糖, 放入碗中蒸 1小時後, 食梨喝湯, 有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 適用於秋燥咳嗽、乾咳少痰者。

5、沙參

沙參味甘、微苦, 性微寒。 歸肺、胃經。 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 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 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幹結等。

沙參、麥冬各 15 克, 大米 50 克, 冰糖適量。 將沙參、麥冬加水適量煎煮至沸, 去渣取汁, 用此汁液與大米共煮粥, 待粥將熟時, 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每日 1劑。 具有益氣養陰、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6、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 入肺、胃二經。

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 用於熱病傷陰、肺胃燥熱、咳嗽少痰、心煩口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尿頻、筋脈失養攣痛、素體陰虛、風濕自汗、勞瘧寒熱等症。 《本草綱目》介紹該藥主治" 風溫自汗灼熱, 及勞瘧寒熱, 脾胃虛乏, 男子小便頻數, 失精, 一切虛損 "。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玉竹還可通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起到輔助降低血糖的作用, 特別適合糖尿病合併秋燥者食用。 常用量為 10-15

克, 水煎代茶飲, 也可與大米一起煮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