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初春天氣多變 要謹防6種疾病

初春時節, 早晚溫差起伏較大, 體質虛弱的老人和小孩稍不注意就容易發病。 俗話說“一年之季在於春”, 初春時節注意預防疾病, 對人體健康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因此, 在春季要積極預防6種疾病。

1、呼吸系統疾病

古語有雲:春捂秋凍。 氣溫剛轉暖, 不要過早脫掉棉衣。 特別是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的人, 出門時可備幾件薄厚不一的衣服, 並隨著天氣的變化增減穿衣量。 此外, 還要保持規律作息, 進行適量運動, 讓身體儘快適應溫暖天氣, 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更好的預防感冒。

2、胃病

中醫認為, “胃病者十有六七都是胃寒。 ”患有慢性胃炎的人, 初春時節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 應隨氣候的變化適時添加衣物, 睡覺時要蓋好被褥, 以防腹部著涼引發胃痛。 飲食上應儘量不喝冷飲, 宜常喝溫水。 還可適當吃些溫補的食物, 如雞肉、羊肉、栗子、山藥等。

3、關節疾病

骨關節病患者,

在天氣寒冷、潮濕時要適當做好預防保暖措施, 不要隨意增減衣物。 進行正確適當的鍛煉, 可預防、延緩和減慢骨關節炎的進程, 特別是在暖和的陽光下鍛煉可增加鈣的吸收和關節運動的適應性, 平時如果感覺疼痛, 也可蘸醋或酒搓擦疼痛部位。

4、流行性腮腺炎

在冬春交替的時候, 很容易感染腮腺炎。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之一, 但也不能起到絕對預防作用, 即使接種疫苗提高了免疫力, 也需注意日常生活的個人衛生習慣。 關鍵是平常室內要多開窗通風, 另外, 不要過度疲勞, 增強個人抵抗力, 儘量減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活動。

5、肝膽病和心血管病

春天是肝膽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 而動物肝臟裡的蛋白質、膽固醇和礦物質(如銅)等含量也相對較高, 所以肝膽不好以及有心血管問題的人, 春天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動物肝臟。 還要少食、少鹹, 少油膩, 多飲水, 多吃水果和蔬菜, 從而保證氣血循環, 達到養護肝臟, 降肝火的作用, 這也是心腦血管患者的飲食法則。

6、過敏性鼻炎

引起過敏性鼻炎一般有四大元兇, 塵蟎、花粉、寵物和黴菌。 預防過敏性鼻炎要遠離這些過敏源。 初春是塵蟎繁殖活動的季節, 因此平時要多注意晾曬棉被, 保證每年至少更換一次枕芯;對花粉、粉塵過敏的人, 外出儘量避開花園、工地等花粉、粉塵聚集的地方, 必要時可戴上有過濾功效的口罩, 隔絕與花粉、粉塵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