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

冬吃蘿蔔夏吃薑 蘿蔔怎麼吃最有營養

蘿蔔中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它的維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 是蘋果和梨的10倍, 所以有“蘿蔔賽梨”的讚譽;它還含有鈣、磷、鐵、錳、硼等無機物及粗纖維、木質素、葡萄糖、蔗糖、果糖等營養成分, 既可當水果生吃, 又能做蔬菜烹調。

蘿蔔是我國人民最早食用的蔬菜之一,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 《詩經》中被棄的妻子對喜新厭舊的丈夫說, “采葑采菲, 無以下體”, 婉言勸他不要只看招搖的葉子而忽視深埋於地下可食用的根莖, 不要只迷戀新人的美麗而忘記結髮之妻的患難與共。 “菲”就是蘿蔔當時的名字。

蘿蔔一如純樸人家的女子, 在見到天日之前一直低調地埋於泥土之中, 外人不知道它怎樣默默積蓄養分, 讓自己變得富有內涵, 只有在拔出蘿蔔的刹那才恍然大悟, 那一身飽滿的精華, 絲毫不遜色于甜美的水果和青蔥的葉菜。

蘿蔔中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它的維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 是蘋果和梨的10倍, 所以有“蘿蔔賽梨”的讚譽;它還含有鈣、磷、鐵、錳、硼等無機物及粗纖維、木質素、葡萄糖、蔗糖、果糖等營養成分, 既可當水果生吃, 又能做蔬菜烹調。

明代醫學美食鑒賞家李時珍是個“懂蘿蔔”的人, 他曾開出了一串的蘿蔔食譜:“可生可熟, 可菹可醬, 可豉可醋, 可糖可辣可飯, 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但當代著名美食家、烹飪學者聶鳳喬還嫌不完全,

又補充了“可幹可漬, 可糟可熏, 可蔬可果可藥”。

蘿蔔從地裡拔出, 擦洗乾淨就可以吃了, 完全不用加工, 一口咬上去, 鮮淩淩、脆生生、甜絲絲, 又爽口又提神, 尤其是雪後的蘿蔔, 經過雪水浸潤, 更是酥脆清甜。 清代植物學家吳其浚贊冬月吃蘿蔔的奇妙感受:“瓊瑤一片, 嚼如冰雪, 齒鳴未已, 眾熱俱平, 當此時何異醍醐灌頂?”過去受環境和條件限制, 北方水果不如南方豐富, 尤其是冬春季節, 很少吃到新鮮水果, 吃到這不是水果勝似水果的蘿蔔, 難怪要大加讚美一番。

蘿蔔生吃不但味美, 而且很科學。

蘿蔔中豐富的維生素C不會被高溫破壞, 能很好地保留為人體利用, 可防止皮膚老化, 阻止黑色色斑的形成,

保持皮膚白嫩。 生吃蘿蔔另一個好處是幫助促進消化。 蘿蔔含較多粗纖維, 其辛辣成分還可促進胃液分泌, 因此可以調整胃腸機能, 減輕胃脹和消化不良。

“上床蘿蔔, 下床薑”, 晚飯後看電視或看書時, 吃幾塊脆蘿蔔, 對消化和身體大有裨益。 另外, 如果用新鮮生白蘿蔔榨汁, 能滋養咽喉、化痰順氣, 緩解冬季乾燥引起的嗓子幹痛、咳嗽痰多。 具體做法是, 榨出大概100毫升左右, 一天分兩三回喝下。 體質好的, 可分兩次喝;體質差一些, 可以少喝或者飯後喝。 哮喘患者可再加一點甘蔗、梨或者藕汁, 輔助治療的效果更好。

蘿蔔品種繁多, 其中北京特產的“心裡美”、山東特產的水果蘿蔔, 以及白蘿蔔等常見品種都很適合生吃,

其特點是水分多、甜味多、辣味少。 據一老農介紹, 蘿蔔重量在8兩到1斤2兩之間最好吃, 而且選擇外觀粗大、均勻、無疤痕、新鮮、色澤光潤、肉質結實柔軟, “長得好看”的蘿蔔口感好。 如果蘿蔔表皮起皺, 或是起“油”, 出現半透明的斑塊, 說明不新鮮或者是受了凍;如果蘿蔔重量輕、不硬實, 說明蘿蔔是空心、糠心;如果蘿蔔發了較多新芽、根須, 說明放置時間過長, 養分所剩無幾, 這些蘿蔔都不宜食用, 不是李時珍所贊的“蔬中之最有利益者”了。

選好蘿蔔, 想營養上物盡其用, 吃法也有講究。

首先, 需帶皮食用。 因為蘿蔔皮上營養比蘿蔔心含量更高。

其次, 最好分段食用。 一般說蘿蔔頂部至3-5釐米處, 維生素C含量最多, 但質地有些硬, 宜切成絲、條食用;蘿蔔中段含糖量較多,

質地較脆嫩, 做沙拉或直接食用最好;從中段到尾段, 有較多的澱粉酶和芥子油一類的物質, 有些辛辣味, 可幫助消化, 增進食欲, 可用來醃拌。

需要提醒的是, 生吃蘿蔔雖好, 但性偏寒涼, 脾虛泄瀉的人、胃潰瘍患者、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慢性胃炎者、子宮脫垂患者等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冬季人們最愛吃火鍋, 點一盤白蘿蔔片, 不僅能使火鍋湯底味道更鮮美, 還能避免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在寒霜濃厚的日子裡, 人們在自家最愛做的也就是一鍋熱乎乎的蘿蔔燉肉。 剛宰割的鮮肉, 剛從地裡拔出的蘿蔔, 共同燉於一隻藤黃的砂鍋中, 文火緩緩地舔著鍋底, 還未燉好, 蘿蔔香裹著肉香搶先飄出, 不由分說勾起食欲。

經過長時間燜制, 白蘿蔔變成了土黃色, 肉也燉得酥軟酥軟, 一家人圍坐餐桌, 吃得火熱, 讓人一直暖到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