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食用不當 春筍變“春損”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伍仞通訊員陳瑤璿)春雨叮咚, 春筍冒頭。 雨後春筍生機蓬勃, 十分符合中醫養生中提倡的“春生”的意義。

筍有脆嫩甘鮮、爽口清新、味道鮮美、食而不膩的特點, 蘇東坡稱道:“無竹令人俗, 無肉使人瘦。 若要不俗也不瘦, 餐餐筍煮肉。 ”

不過,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提醒, 筍雖甘美, 卻滑利大腸, 無益於脾, 因此有“刮腸篦”的俗稱, 假如吃不得法春筍就會變成“春損”。

根據筍的產地、發筍之時不同又分很多種:淡筍、甘筍、苦筍、冬筍、春筍。 唐梁介紹, 筍性味甘、微寒, 無毒;利膈下氣, 化熱消痰爽胃。 多數用於食用, 一般不入藥。

現代研究發現, 筍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糖類、胡蘿蔔素, 還有維生素B1、B2、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鎂等, 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 筍中纖維素含量較高, 在腸道內可以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 增加腸道蠕動促進糞便排出,

不僅能防治便秘, 而且可降低與高血脂有關疾病的發病率。

另外, 筍不含脂肪、澱粉少, 屬於天然低脂、低熱量的食品, 是肥胖者的減肥佳品。

食用注意:

唐梁介紹, 筍是竹子初從土裡長出的嫩芽, 以嫩的口感最佳, 挑選時看其顏色, 以嫩黃色為佳、筍肉顏色越白則越嫩。 筍節與筍節之間越鮮嫩越好。 他提醒, 吃筍還有以下注意事項。

1.春筍食用不宜過量。 在食用筍時, 應將它燒熟煮透, 或用開水燙5~10分鐘, 然後再配其他食物炒食。 這樣, 大部分草酸在高溫下分解, 又減少其澀感, 使味道更鮮美。

2.筍中所含的草酸很容易和鈣結合成為草酸鈣, 因此患有泌尿道結石的人不宜多吃。 因筍中含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和利用,

所以生長期的兒童及骨質疏鬆者應注意不宜多吃筍。

3.筍性味甘寒, 含較多的粗纖維素, 凡脾胃虛弱、消化道潰瘍、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患者, 忌食寒性、難消化之物, 所以不宜吃筍, 以免加重病情。 古人認為, 加生薑、麻油可減少其滑利大腸之弊。

4.筍系大寒之品, 大病初愈、婦女經期產後、有過敏性哮喘的人, 不宜吃筍。 此外, 筍還能助發瘡毒, 發濕毒, 故凡濕疹、癰瘡患者, 也應忌吃筍。

推薦菜式:

1.雞味春筍條

材料:春筍500克, 雞湯1碗, 幹辣椒2只, 麻油25克, 料酒1勺, 生薑、白糖、鹽少許。

做法:將筍剝去筍殼, 洗淨, 切條, 入開水焯5分鐘撈出, 過涼水, 與雞湯、麻油、生薑一起下鍋用中火燒開;倒1勺料酒加幹辣椒, 用小火煨8分鐘;加鹽及白糖調味,

再煨片刻即可。

2.雪裡蕻炒筍片

材料:雪裡蕻(醃制)250克, 鮮筍250切片, 紅辣椒(切小塊)2個, 食用油、白糖適量;

做法:將醃制好的雪裡蕻提前半小時浸在清水裡, 之後撈出洗淨, 切成碎末。 筍片用水煮開5分鐘後撈出。 炒鍋燒熱, 加食用油到七成熟, 放入筍片翻炒。 再放紅辣椒快、雪裡蕻和適量白糖。 蓋上鍋蓋, 悶至雪裡蕻變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