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治未病 掌握疾病的控制權

一份由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國慢性病報告》指出:我國正面臨慢性病的嚴峻挑戰。 全國第三次死因調查顯示, 位於前4位元的死因為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臟病, 均屬於慢性病。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占我國人群死因構成已從1973年的53%上升至目前的85%, 每年約370萬人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過早死亡。

從這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看到, 國民的健康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早發現, 早治療, 預防疾病為主”意識應該深入民心。 早在2000年前《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不治已病,

治未病”的深刻內涵理論體系。 這一體系, 把握了三個層次: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変”、“瘥後防複”, “未病先防”著重未雨綢繆, 在疾病未形成之時, 預防疾病的發生;“既病防變”著重於防微杜漸, 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的趨勢。 “瘥後防複”著重於除邪務盡, 防止疾病再次復發。 遵循這一思想體系, 有利於個人避免被疾病折磨的痛苦, 家人為其擔心和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 如果全民能夠從自己出發, 行動起來, 呼籲整個社會宣傳這一理念, 最後落實到實踐。 那麼在全民健康素質提高的同時, 還有利於為國家節省醫療資源, 那麼一個健康和諧的小康社會離我們不遠了。

如何做到治未病, 掌握疾病的控制權, 讓疾病遠離我們呢?

一、未病先防:

中醫以“正氣記憶體, 邪不可幹”的論述強調重視體質的內在因素, 一方面提出“飲食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和“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的養生之道。 另一方面要求人們“順應天時, 天人合一”, 積極消除致病因素, 避免或減少它對人體的侵害, 就可保證不發病。 現代“以預防為主”的新醫學模式, 也與之相吻合, 其中包含了調養精神、體格鍛煉、合理飲食、適時養生、科學用藥等豐富內容。

二、既病防變:

掌握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其傳變途徑, 做到早期診斷, 有效地治療, 才能防止疾病的傳變。 所謂“見微知著, 彌患於未萌, 是為上工”。 如頭目眩暈, 拇指和次指麻木, 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動為中風預兆, 必須重視防治, 以免釀成大患。

三、瘥後防複:

病人在初愈或者疾病恢復期的時候, 人體正氣尚未恢復, 雖然症狀已經消失, 但病根未除, 如果因調理不當或者治療不徹底, 受某種因素的誘發, 將使潛伏在體內的舊病引發出來。 愈後防復發, 是營養調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歷代醫家也非常重視, 一直有效地指導著實踐調治。 營養愈後調理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制定的, 對營養調理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1、調理求本

是指尋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營養調理。 在調理時運用這一原則時, 必須正確掌握“逆者正治, 從者反治”和“急則治標, 緩則治本, 標本兼治”等中醫調治情況。

2、扶正與祛邪

疾病的過程, 是正氣與邪氣矛盾雙方相互鬥爭的過程。

因而調理疾病, 就要扶助正氣, 祛除邪氣, 改變正邪雙方的力量對比, 使之有利於疾病向痊癒方向轉化。

3、調整陰陽

疾病的發生, 從根本上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 出現偏勝偏衰的結果。 因此, 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 促進陰平陽秘, 乃是臨床治療的根本法則之一。

4、調整臟腑功能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髒與髒, 腑與腑, 髒與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 因此, 注意調整各臟腑之間的關係, 使其功能協調, 才能收到較好的調理效果。

5、調理氣血關係

氣血是各臟腑及其它組織功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 氣血各有其功能, 又相互為用。 調理氣血是以“有餘瀉之, 不足補之”為原則, 使它們的關係恢復協調。

6、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由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如時令氣候、地理環境等, 尤其是患者個體的體質因素, 對疾病的影響更大。 因此, 在營養調理時, 必須把這些方面的因素考慮進去, 對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 區別對待, 以制定出適宜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