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老人頭暈 爸媽頭暈該怎麼辦

頭暈">

老人的健康是子女們最關心的事情, 夏季是很多的老人都非常不喜歡的, 很多的老人都會出現頭暈的情況!老人頭暈是怎麼回事呢,

老人經常頭暈怎麼辦呢, 還不知道該怎麼照顧老人的朋友們趕緊來看看究竟該怎麼照顧老人吧!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老人頭暈是怎麼回事吧!

目錄

1、老年人頭暈如何引起 2、老年人頭暈如何預防

3、中醫緩解老人眩暈的方法 4、老人早上頭暈怎麼辦

5、老人夏季頭暈怎麼辦 6、老人防治頭暈的妙招

7、老人經常頭暈需注意 8、治頭暈的中醫食療方法

老年人頭暈如何引起

頭暈是個比較常見的情況, 尤其是老年人的身體比較差, 經常的被頭暈所折磨。 總是突然的頭暈, 噁心, 天轉地旋的暈, 還有耳鳴, 耳聾等症狀, 嚴重的影響著晚年的生活, 那麼老年人頭暈怎麼回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老年人頭暈是怎麼回事

老年性的貧血

老年人體內造血品質已經有所下降, 紅細胞本身的老化, 對鐵的利用率大不如前。

老年人如果不注重營養保健, 很容易患貧血。 故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 血流緩慢, 造成腦部供血不足, 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

老年人的身體虛弱

平時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 不注重營養, 這類人的身上經常出現頭暈的狀態, 身體裡面缺乏眾多的營養物質。

腦動脈硬化病

老人自覺頭暈, 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 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 腦內血流下降。

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 引起頭暈.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 症狀尚輕, 有人可能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顯著不適,

只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鳴或健忘等。

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

心臟供血不足, 腦供血不足等可以造成供血不足, 引起頭暈。 注意事項戒煙酒, 忌生、冷、油膩以及過鹹過辣過酸的食物。

動物肝、腎、腸等肉食和蛋清、魚子要少吃。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豆芽、瓜類、黑木耳、芹菜、荸薺、豆、奶、魚、蝦等。

老年人頭暈如何預防

(1)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體質差者可提高身體素質, 體胖者可增強氣血運行, 加速排泄水濕痰飲。

(2)飲食宜素淨和容易消化。 不宜食用煙、酒、濃茶、咖啡、韭菜、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

(3)冬瓜、蘿蔔、芋艿、慈菇、地栗、赤小豆、米仁具有化痰結、利水濕的作用, 可以選作輔助治療。

(4)不要過多飲水,

注意異體蛋白的攝入, 如魚、蝦、蛋、蟹、乳等。

(5)發作期宜臥床休息, 防止起立跌倒受傷。 減少頭部轉動。 可塗抹龍虎舒醒精華露。

(6)臥室光線宜昏暗, 環境要安靜。

(7)保持心情舒暢, 防止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

老年人頭暈養生食譜

1、制首烏粳米粥

材料:制首烏60克, 紅棗5枚, 粳米100克, 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

1、首先用制首烏煮汁去渣, 隨即加入紅棗和糯米一同煮成粥

2、準備滾熟的時候就加入紅糖, 攪拌均勻, 再煮20分鐘即可。

功效:首烏可以養肝補腎、補血理虛, 適合氣虛力弱, 貧血的女性食用。

中醫緩解老人眩暈的方法

頭暈在日常生活中多見的病症, 有些人並不重視, 認為休息一下就好了, 但是中醫專家並不這樣認為, 在中醫中, 頭暈可能是肝陽上亢,

氣血虧虛, 腎精不足, 痰濁中阻等原因導致的, 那麼頭暈怎麼辦呢?我們該如何治療頭暈?下面就讓小編教你幾招中醫治療頭暈的方法吧!

中醫方治療頭暈

1、藥枕療法

配方1:夏枯草、荷葉、竹葉、公英、菊花各50g, 研為細末, 裝入布袋中, 當枕芯用, 連續1-2月。

配方2:野菊花500g, 紅花100g, 薄荷200g, 冬桑葉、辛夷、冰片各50g, 共研粗末, 裝入枕芯, 3個月為一療程。

此二方均可清熱平肝, 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

2、濕熱敷法

藥用當歸、伸筋草、路路通、丹參各50g, 防風、雪上一枝蓮各20g, 白芷花10g, 乳香15g。 搗碎和勻, 分裝布袋中, 放入水中浸泡約20分鐘後, 放入蒸鍋中加熱20分鐘, 取出降溫至50℃左右時, 置於頸部熱熨。 每次30分鐘, 涼了可再加熱, 每日2次, 10日為一療程。 有條件者, 亦可將上述藥物加水煎煮,

取濃縮液至100ml, 用8cm×12cm與12cm×12cm絨布兩塊, 浸透藥汁, 置於頸部, 並加置相等大小的兩塊電極板, 通以15mA強度的直流電作離子透入。

本法是中醫濕敷療法的擴大應用, 利用直流電使藥物離子通過皮膚、黏膜引入機體內, 達到治療目的。

3、塞耳療法

靈磁石10g, 研為細末, 分成2份, 用紗布包裹, 塞於雙耳中, 每日1-2次, 每次1小時, 連續5-7天。 可平肝潛陽, 適用於腎虛眩暈。 民間還有用鮮生地塞患側耳治眩暈法。

4、耳穴療法

取米粒大小之冰片, 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 貼於雙耳穴上(取穴:神門、腦、皮質下、交感, 雙側, 每次2-3個穴位), 3天1換, 4次為1療程。 用藥時應將橡皮膏嚴格密封周圍, 防止冰片揮發。 個別人貼藥後有欲寐感, 以後轉清醒, 不必多慮。 本方也可治失眠證。

老人早上頭暈怎麼辦

不知道您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每天早上起來就覺得嗓子幹啞,總是咳不出來,刷牙總是感覺噁心,這是什麼情況呢?

許多人早上一起床就會噁心嘔吐,但是過了中午情況又有所好轉,因此,患者也沒有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時間長了,給患者帶來危害。老是噁心嘔吐是怎麼回事?專家介紹:老是噁心嘔吐是咽喉炎的症狀表現,早上起床頭暈噁心怎麼辦?

每天早上起床噁心想吐原因

咽炎是喉部(包括聲帶)彌漫性炎症,典型患者先有輕微感冒症狀,患者的咳嗽很具有特徵,聲音“哐哐哐”似小狗叫聲,被稱為“犬吠樣咳嗽”,同時伴聲音嘶啞。

慢性咽炎症狀主要有咽部不適,發幹、異物感或輕度疼痛、乾咳、噁心,咽部充血呈暗紅色,咽後壁可見淋巴濾泡等。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動作,吐白色痰液。慢性咽炎嚴重者有聲嘶、咽痛、頭痛、頭暈、乏力、消化不良、低熱等全身或局部症狀;鼻咽乾燥不適,有粘稠樣分泌物不易咳出,故病人咳嗽頻繁常伴有噁心;咽部充血呈暗紅色,咽後壁可見淋巴慢性咽炎濾泡。

早上起床頭暈噁心的危害

慢性咽炎常導致咽乾咽癢、紅腫疼痛、乾咳多痰、胸悶憋氣、異物感等。慢性咽炎危害很大,如久治不愈可引發心臟病、胸膜炎、類風濕關節炎、肺結核、喉癌、食道癌等比較嚴重的病症。所以早期發現並儘早治療可消除或減小因慢性咽炎引起上述疾病的隱患,同時慢性咽炎患者的定期系統的全身檢查也顯得相當重要。

每天早上起床噁心想吐喝什麼好

藕汁蜜糖露

鮮蓮藕適量,洗淨,榨汁100克,加醫用級積安堂荊條蜂蜜20克,調勻服用。每日一次,連服數日。

百合香蕉汁

百合15克,香蕉2個(去皮),冰糖適量,加水同燉,飲汁食香蕉。

老人夏季頭暈怎麼辦

夏天出汗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但異常出汗不能忽視。近日,美國《預防》雜誌網站刊文指出,更年期、壓力大、低血糖等都會導致出汗異常,人們應該及時、科學地分辨汗水發出的信號。

腋下出的是“壓力汗”

壓力過大時,人體植物神經功能容易紊亂,表現為焦慮、抑鬱、出汗。美國研究發現,當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大汗腺就會促使汗水產生。由於大汗腺分佈於腋下、 、肛門等特定部位,因此這些地方更易出“壓力汗”。這種汗水含有脂肪和蛋白質,混合皮膚上的細菌後,更容易產生汗臭味。沈雁英指出,如果想減少“壓力汗”,人們應該學會緩解壓力。出“壓力汗”時深呼吸、喝點水、吃水果、喝牛奶等也利於緩解壓力。

頭暈眼花出大汗可能中暑

如果你在高溫下大量出汗,到陰涼處止汗後,馬上覺得眼前發花、頭暈目眩,說明很可能是中暑了。有時中暑還會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沈雁英表示,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馬上補水、休息,如症狀無法得到迅速緩解,就需緊急送醫。作為預防,應減少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的高溫時段外出;必須外出時,最好戴遮陽帽、打遮陽傘、注意補水;儘量清淡飲食,每天喝碗綠豆湯或綠豆粥,利於清熱解暑。

出“鹹汗”表明運動飲水不足

運動過程中汗水滴入眼睛是否感覺灼熱刺痛?汗水幹了之後,臉上是否留下白色印跡?這些都是“鹹汗”(汗水鹽分偏高)所致。平時喝水較多,且低鹽飲食的人,一旦在運動過程中喝水不足,就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專家提醒,在運動過程中增加飲水量,十分關鍵。

汗有魚腥味,也許吃錯了食物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資料表明,身體發出魚腥味可能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所致。這類患者身體無法分解雞蛋、豆類和魚類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化合物三甲胺。三甲胺會通過汗液、尿液和呼吸產生腐魚或臭蛋等難聞氣味。這類患者一方面應去醫院治療,另一方面應儘量避免吃此類食物。

頸後大汗淋漓當心血糖過低

飯前血糖正常值為70毫克/分升~110毫克/分升。由於糖尿病或者劇烈運動等原因導致血糖低於70毫克/分升時,就會出現低血糖症狀,其典型症狀就是大汗淋漓、發冷或皮膚濕冷,特別是脖頸後及髮際線部位。同時還應該注意是否出現心跳加快、顫抖、噁心、頭暈、視力模糊等症狀。

老人防治頭暈的妙招

核桃

揉核桃、把玩小物件是很多老年男性的愛好,這的確是養生之道。人手掌上分佈著許多穴位,長期轉核桃、健身球,一方面核桃表面凹凸不平,另一方面配合“揉、搓、壓、紮、蹭、滾”等動作,能充分調動所有手部骨骼、關節,刺激按摩手部穴位,可以達到活血化瘀、疏通經脈的作用,有防治頭暈、失眠的效果。

一般來說,帶棱的、帶刺的把玩物尤其適合老年人。可按以下方法盤玩:

1.置兩隻核桃于單手掌心,手指用力,讓核桃在掌心順轉和逆轉,形成太極之象。旋轉時要手指緊貼核體,使雙核互相摩擦,不要碰撞。

2.兩手心用力夾球,相對按壓,先用右手向左手壓,然後翻腕使左手在上,邊壓邊翻轉手腕。

3.雙手握核桃,邊運核邊原地踏步;單手握核,兩手交替運核,踏步時大腿要盡可能上抬。

老年女性則可以做做手工活,比如織毛衣、縫玩具等,同樣可以起到手部養生的功效。此外,經常雙手十指相對、互相敲擊,有利於手部氣血運行,增強手的靈活性,還能養筋柔肝,對鍛煉大腦、預防老癡十分有好處。

四款低血壓頭暈者的膳食食療方

首先,要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逐漸變得強健。尤其要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雜豆、蓮子、桂圓、大棗、桑葚等食物,這些食物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的作用,可經常食用。

如果是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下面介紹四款低血壓頭暈者的膳食食療方

烏骨雞1只(約重1500克),去毛剖肚洗淨,雞腹肚中放入當歸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個月。

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淨(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週用2次,連服兩個月。

豬心1個,黃芪20克,當歸12克,黨參30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老人經常頭暈需注意

頭暈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反應,經常頭暈的人會影響生活效率,降低生活品質。導致頭暈的原因有很多,除發熱性疾病、顱腦外傷、神經症等外,導致頭暈最常見於以下幾種原因。

1、貧血

表現為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主要見於消化不良營養攝取不足出現的貧血。

2、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膽固醇的食物,而又不愛運動。目前該類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3、腦動脈硬化病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嚴重時出現四肢發麻等。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4、頸椎病

常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頭暈的主要原因。目前該病在白領人群中發病率更高。

5、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昏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6、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症狀尚輕,有人可能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顯著不適,只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鳴或健忘等。此時發生頭暈的原因主要是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管腔變細變窄,使心臟缺血缺氧。而心臟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頭暈。

治頭暈的中醫食療方法

頭暈是一種常見的腦部功能性障礙,也是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很多人都經歷過。千萬不要認為頭暈是小毛病,疾病的產生都有它一定的潛伏期,平常我們司空見慣的小毛病,可能就在一天天地吞噬著寶貴的生命。那麼頭暈該如何治療?讓我們來看看中醫都有哪些食療方法吧。

取蜈蚣3條,地龍15克,忍冬藤15克,鉤藤15克,烏梢蛇9克,地鱉蟲9克,全蠍6克,雞血藤25克,絡石藤20克,黃芪90克,丹參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此方可以活血化淤,通達脈絡,治療腦血栓引起的頭暈有奇效。

取鴨蛋1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1次,連用7天有特效。可治療非上述病症引起的頭暈。

用中草藥籬欄25克,帶殼雞蛋1個,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適量油、鹽、味精調味。煮熟後,去籬欄渣和蛋殼,1天分2次食用藥粥和雞蛋,一般連續食用3天,頭暈頭痛症狀即有明顯好轉。此粥不僅香甜可口,可治療頭暈頭痛,還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預防頭暈辦法

生命在於運動。預防頭暈要給自己充足的運動時間,只要多動就能不斷地調節身體機能、平衡系統失調。平常要多注意休息。科學的睡眠能有效地預防頭暈,中小學生9小時,大學生8小時, 8小時,老人6~7小時。

注意飲食。應避免吃過鹹的食物;適當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控制茶水和咖啡類飲品飲用等,來降低腦前庭系統的興奮,減輕頭暈症狀。減少壓力。做運動,在工作忙碌的時候多休息或做放鬆運動;練習正確的坐姿,上身坐直,頸部不要下彎太久;如果你做粗重工作,如搬家具,或在花園挖土,每小時須休息1次。在讀書或寫作時,確定光線足夠,但不能太亮;也不要斜視,因為斜視會讓肌肉緊繃,每小時休息10分鐘。

頭暈存在部分人群中,頭暈證明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出了狀況。在你有頭暈的感覺時,為防止跌倒,應該就地蹲下,有條件最好能躺下休息一會兒。如果是初次發作,切不可驚慌。要死死地盯住一個固定物體看;有時(譬如身體打晃兒時),緊閉雙眼,感覺會好一些。

總之,頭暈是一種現象,原因很多,不能簡單判斷。當病人出現持續或反復發作的頭暈時,不要硬扛著,如果分不清自己是哪種類型的頭暈,可先到神經內科就診,讓醫生幫忙分析病情。醫生會根據腦血流圖、腦CT、核磁共振成像、前庭功能等檢查來明確診斷,確定治療方案。

結語:父母的健康是每個子女最關心的事情,每個子女都希望給老人創造一個幸福健康的晚年,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多多瞭解這些老人保健常識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老人頭暈治療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哦,也要記得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們哦!

2、蓮藕牛腩湯

材料:牛腩600克蓮藕500克紅豆15克生薑4片蜜棗2個。

製作方法

1、牛腩洗淨,切大塊,去肥油,放沸水裡焯一下,取出在冷水裡漂洗乾淨,滴幹水。

2、蓮藕洗淨,刮皮去節,拍成大塊,紅豆,生薑,蜜棗洗淨,與牛腩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3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健脾開胃,益氣補血。

3、龍眼花生小米粥

材料:龍眼肉15g,花生米20g,小米50g。

製作方法

1、先將龍眼肉、花生米洗淨,加適量水

2、待水燒開後,將龍眼肉、花生米、小米入鍋,文火煮成粥,早晚服用。

功效:益氣補血。

4、豬肝炒菠菜

材料:豬肝150克,菠菜適量。

製作方法

1、豬肝洗淨切片與澱粉、鹽、醬油、味精適量調勻,放入油鍋內與焯過的菠菜炒熟,或用豬肝50克洗淨切片。

2、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放入菠菜,開鍋加入調米,吃肝吃菜喝湯。

功效:補鐵補血。

5、敷百會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搗成膏狀,外敷於百會穴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2-3天。可化痰除濕,適用於痰濕眩暈,一般用藥30分鐘後眩暈可明顯減輕。

6、填臍療法

黃芪、五味子各10g,研為細末,加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于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3-5天。可健脾益氣,適用於氣血虧虛所致的眩暈。

7、敷手心法

曼陀羅葉10g。最好用鮮葉,搗碎,加白酒數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換藥2次,對肝陽上擾引起的眩暈效果較好。本品有毒,慎勿內服。

8、敷湧泉法

吳茱萸20g,肉桂2g,共研細末,米醋調勻,捏成餅狀,於睡前貼敷於雙足心湧泉穴,次晨取下,連續3-5次。或取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適量調為膏糊狀外敷雙足心湧泉穴,每日1換,連續10-15天。可引熱下行,適用於眩暈耳鳴,煩躁多夢,顏面潮紅。

9、足浴療法

取山梔子、鉤藤各10g,水煎取藥液泡腳,每日1-2次,每次 15-30分鐘,連續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鉤藤、桑葉、菊花各20g,水煎足浴。此法適用于肝陽上亢型眩暈。

10、穴位注射法

患者取坐位,選准雙側風池穴,醫者用5號皮試針抽取複方丹參注射液2ml,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將針快速刺入皮下組織,緩慢推進0.5-0.8寸,得氣後回抽無血,將藥液緩緩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1周。此法治療頸性眩暈療效較佳。

老人早上頭暈怎麼辦

不知道您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每天早上起來就覺得嗓子幹啞,總是咳不出來,刷牙總是感覺噁心,這是什麼情況呢?

許多人早上一起床就會噁心嘔吐,但是過了中午情況又有所好轉,因此,患者也沒有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時間長了,給患者帶來危害。老是噁心嘔吐是怎麼回事?專家介紹:老是噁心嘔吐是咽喉炎的症狀表現,早上起床頭暈噁心怎麼辦?

每天早上起床噁心想吐原因

咽炎是喉部(包括聲帶)彌漫性炎症,典型患者先有輕微感冒症狀,患者的咳嗽很具有特徵,聲音“哐哐哐”似小狗叫聲,被稱為“犬吠樣咳嗽”,同時伴聲音嘶啞。

慢性咽炎症狀主要有咽部不適,發幹、異物感或輕度疼痛、乾咳、噁心,咽部充血呈暗紅色,咽後壁可見淋巴濾泡等。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動作,吐白色痰液。慢性咽炎嚴重者有聲嘶、咽痛、頭痛、頭暈、乏力、消化不良、低熱等全身或局部症狀;鼻咽乾燥不適,有粘稠樣分泌物不易咳出,故病人咳嗽頻繁常伴有噁心;咽部充血呈暗紅色,咽後壁可見淋巴慢性咽炎濾泡。

早上起床頭暈噁心的危害

慢性咽炎常導致咽乾咽癢、紅腫疼痛、乾咳多痰、胸悶憋氣、異物感等。慢性咽炎危害很大,如久治不愈可引發心臟病、胸膜炎、類風濕關節炎、肺結核、喉癌、食道癌等比較嚴重的病症。所以早期發現並儘早治療可消除或減小因慢性咽炎引起上述疾病的隱患,同時慢性咽炎患者的定期系統的全身檢查也顯得相當重要。

每天早上起床噁心想吐喝什麼好

藕汁蜜糖露

鮮蓮藕適量,洗淨,榨汁100克,加醫用級積安堂荊條蜂蜜20克,調勻服用。每日一次,連服數日。

百合香蕉汁

百合15克,香蕉2個(去皮),冰糖適量,加水同燉,飲汁食香蕉。

老人夏季頭暈怎麼辦

夏天出汗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但異常出汗不能忽視。近日,美國《預防》雜誌網站刊文指出,更年期、壓力大、低血糖等都會導致出汗異常,人們應該及時、科學地分辨汗水發出的信號。

腋下出的是“壓力汗”

壓力過大時,人體植物神經功能容易紊亂,表現為焦慮、抑鬱、出汗。美國研究發現,當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大汗腺就會促使汗水產生。由於大汗腺分佈於腋下、 、肛門等特定部位,因此這些地方更易出“壓力汗”。這種汗水含有脂肪和蛋白質,混合皮膚上的細菌後,更容易產生汗臭味。沈雁英指出,如果想減少“壓力汗”,人們應該學會緩解壓力。出“壓力汗”時深呼吸、喝點水、吃水果、喝牛奶等也利於緩解壓力。

頭暈眼花出大汗可能中暑

如果你在高溫下大量出汗,到陰涼處止汗後,馬上覺得眼前發花、頭暈目眩,說明很可能是中暑了。有時中暑還會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沈雁英表示,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馬上補水、休息,如症狀無法得到迅速緩解,就需緊急送醫。作為預防,應減少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的高溫時段外出;必須外出時,最好戴遮陽帽、打遮陽傘、注意補水;儘量清淡飲食,每天喝碗綠豆湯或綠豆粥,利於清熱解暑。

出“鹹汗”表明運動飲水不足

運動過程中汗水滴入眼睛是否感覺灼熱刺痛?汗水幹了之後,臉上是否留下白色印跡?這些都是“鹹汗”(汗水鹽分偏高)所致。平時喝水較多,且低鹽飲食的人,一旦在運動過程中喝水不足,就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專家提醒,在運動過程中增加飲水量,十分關鍵。

汗有魚腥味,也許吃錯了食物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資料表明,身體發出魚腥味可能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所致。這類患者身體無法分解雞蛋、豆類和魚類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化合物三甲胺。三甲胺會通過汗液、尿液和呼吸產生腐魚或臭蛋等難聞氣味。這類患者一方面應去醫院治療,另一方面應儘量避免吃此類食物。

頸後大汗淋漓當心血糖過低

飯前血糖正常值為70毫克/分升~110毫克/分升。由於糖尿病或者劇烈運動等原因導致血糖低於70毫克/分升時,就會出現低血糖症狀,其典型症狀就是大汗淋漓、發冷或皮膚濕冷,特別是脖頸後及髮際線部位。同時還應該注意是否出現心跳加快、顫抖、噁心、頭暈、視力模糊等症狀。

老人防治頭暈的妙招

核桃

揉核桃、把玩小物件是很多老年男性的愛好,這的確是養生之道。人手掌上分佈著許多穴位,長期轉核桃、健身球,一方面核桃表面凹凸不平,另一方面配合“揉、搓、壓、紮、蹭、滾”等動作,能充分調動所有手部骨骼、關節,刺激按摩手部穴位,可以達到活血化瘀、疏通經脈的作用,有防治頭暈、失眠的效果。

一般來說,帶棱的、帶刺的把玩物尤其適合老年人。可按以下方法盤玩:

1.置兩隻核桃于單手掌心,手指用力,讓核桃在掌心順轉和逆轉,形成太極之象。旋轉時要手指緊貼核體,使雙核互相摩擦,不要碰撞。

2.兩手心用力夾球,相對按壓,先用右手向左手壓,然後翻腕使左手在上,邊壓邊翻轉手腕。

3.雙手握核桃,邊運核邊原地踏步;單手握核,兩手交替運核,踏步時大腿要盡可能上抬。

老年女性則可以做做手工活,比如織毛衣、縫玩具等,同樣可以起到手部養生的功效。此外,經常雙手十指相對、互相敲擊,有利於手部氣血運行,增強手的靈活性,還能養筋柔肝,對鍛煉大腦、預防老癡十分有好處。

四款低血壓頭暈者的膳食食療方

首先,要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逐漸變得強健。尤其要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雜豆、蓮子、桂圓、大棗、桑葚等食物,這些食物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的作用,可經常食用。

如果是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下面介紹四款低血壓頭暈者的膳食食療方

烏骨雞1只(約重1500克),去毛剖肚洗淨,雞腹肚中放入當歸60克,黃芪50克,紅糖150克,米酒50克,將雞肚皮縫緊,入鍋隔水蒸熟,吃肉喝湯,每半月吃一次,連吃兩個月。

鯽魚1條,糯米60克。將魚洗淨(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週用2次,連服兩個月。

豬心1個,黃芪20克,當歸12克,黨參30克,川芎6克,加水燉熟,吃豬心喝湯。

紅棗20克,沙參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適量用燉盅隔水蒸3小時後,加蜂蜜適量每日分兩次吃完,連服15天。

老人經常頭暈需注意

頭暈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反應,經常頭暈的人會影響生活效率,降低生活品質。導致頭暈的原因有很多,除發熱性疾病、顱腦外傷、神經症等外,導致頭暈最常見於以下幾種原因。

1、貧血

表現為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主要見於消化不良營養攝取不足出現的貧血。

2、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膽固醇的食物,而又不愛運動。目前該類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3、腦動脈硬化病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嚴重時出現四肢發麻等。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4、頸椎病

常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頭暈的主要原因。目前該病在白領人群中發病率更高。

5、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昏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6、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症狀尚輕,有人可能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顯著不適,只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鳴或健忘等。此時發生頭暈的原因主要是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管腔變細變窄,使心臟缺血缺氧。而心臟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頭暈。

治頭暈的中醫食療方法

頭暈是一種常見的腦部功能性障礙,也是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很多人都經歷過。千萬不要認為頭暈是小毛病,疾病的產生都有它一定的潛伏期,平常我們司空見慣的小毛病,可能就在一天天地吞噬著寶貴的生命。那麼頭暈該如何治療?讓我們來看看中醫都有哪些食療方法吧。

取蜈蚣3條,地龍15克,忍冬藤15克,鉤藤15克,烏梢蛇9克,地鱉蟲9克,全蠍6克,雞血藤25克,絡石藤20克,黃芪90克,丹參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此方可以活血化淤,通達脈絡,治療腦血栓引起的頭暈有奇效。

取鴨蛋1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1次,連用7天有特效。可治療非上述病症引起的頭暈。

用中草藥籬欄25克,帶殼雞蛋1個,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適量油、鹽、味精調味。煮熟後,去籬欄渣和蛋殼,1天分2次食用藥粥和雞蛋,一般連續食用3天,頭暈頭痛症狀即有明顯好轉。此粥不僅香甜可口,可治療頭暈頭痛,還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預防頭暈辦法

生命在於運動。預防頭暈要給自己充足的運動時間,只要多動就能不斷地調節身體機能、平衡系統失調。平常要多注意休息。科學的睡眠能有效地預防頭暈,中小學生9小時,大學生8小時, 8小時,老人6~7小時。

注意飲食。應避免吃過鹹的食物;適當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控制茶水和咖啡類飲品飲用等,來降低腦前庭系統的興奮,減輕頭暈症狀。減少壓力。做運動,在工作忙碌的時候多休息或做放鬆運動;練習正確的坐姿,上身坐直,頸部不要下彎太久;如果你做粗重工作,如搬家具,或在花園挖土,每小時須休息1次。在讀書或寫作時,確定光線足夠,但不能太亮;也不要斜視,因為斜視會讓肌肉緊繃,每小時休息10分鐘。

頭暈存在部分人群中,頭暈證明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出了狀況。在你有頭暈的感覺時,為防止跌倒,應該就地蹲下,有條件最好能躺下休息一會兒。如果是初次發作,切不可驚慌。要死死地盯住一個固定物體看;有時(譬如身體打晃兒時),緊閉雙眼,感覺會好一些。

總之,頭暈是一種現象,原因很多,不能簡單判斷。當病人出現持續或反復發作的頭暈時,不要硬扛著,如果分不清自己是哪種類型的頭暈,可先到神經內科就診,讓醫生幫忙分析病情。醫生會根據腦血流圖、腦CT、核磁共振成像、前庭功能等檢查來明確診斷,確定治療方案。

結語:父母的健康是每個子女最關心的事情,每個子女都希望給老人創造一個幸福健康的晚年,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多多瞭解這些老人保健常識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老人頭暈治療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哦,也要記得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們哦!

2、蓮藕牛腩湯

材料:牛腩600克蓮藕500克紅豆15克生薑4片蜜棗2個。

製作方法

1、牛腩洗淨,切大塊,去肥油,放沸水裡焯一下,取出在冷水裡漂洗乾淨,滴幹水。

2、蓮藕洗淨,刮皮去節,拍成大塊,紅豆,生薑,蜜棗洗淨,與牛腩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3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健脾開胃,益氣補血。

3、龍眼花生小米粥

材料:龍眼肉15g,花生米20g,小米50g。

製作方法

1、先將龍眼肉、花生米洗淨,加適量水

2、待水燒開後,將龍眼肉、花生米、小米入鍋,文火煮成粥,早晚服用。

功效:益氣補血。

4、豬肝炒菠菜

材料:豬肝150克,菠菜適量。

製作方法

1、豬肝洗淨切片與澱粉、鹽、醬油、味精適量調勻,放入油鍋內與焯過的菠菜炒熟,或用豬肝50克洗淨切片。

2、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放入菠菜,開鍋加入調米,吃肝吃菜喝湯。

功效:補鐵補血。

5、敷百會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搗成膏狀,外敷於百會穴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2-3天。可化痰除濕,適用於痰濕眩暈,一般用藥30分鐘後眩暈可明顯減輕。

6、填臍療法

黃芪、五味子各10g,研為細末,加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于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3-5天。可健脾益氣,適用於氣血虧虛所致的眩暈。

7、敷手心法

曼陀羅葉10g。最好用鮮葉,搗碎,加白酒數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換藥2次,對肝陽上擾引起的眩暈效果較好。本品有毒,慎勿內服。

8、敷湧泉法

吳茱萸20g,肉桂2g,共研細末,米醋調勻,捏成餅狀,於睡前貼敷於雙足心湧泉穴,次晨取下,連續3-5次。或取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適量調為膏糊狀外敷雙足心湧泉穴,每日1換,連續10-15天。可引熱下行,適用於眩暈耳鳴,煩躁多夢,顏面潮紅。

9、足浴療法

取山梔子、鉤藤各10g,水煎取藥液泡腳,每日1-2次,每次 15-30分鐘,連續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鉤藤、桑葉、菊花各20g,水煎足浴。此法適用于肝陽上亢型眩暈。

10、穴位注射法

患者取坐位,選准雙側風池穴,醫者用5號皮試針抽取複方丹參注射液2ml,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將針快速刺入皮下組織,緩慢推進0.5-0.8寸,得氣後回抽無血,將藥液緩緩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1周。此法治療頸性眩暈療效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