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季羨林的"三不主義"養生長壽之法

文章導讀

.cndzys.com/dabaicai/" target="_blank">白菜, 還有一碟醬蘿蔔或者是大蔥蘸 醬。 季老的晚年生活簡單而又過得充實, 無欲也無求;平常的飲食多樣性又能保證營養的均衡。 這也許是最好的長壽良方吧。

著名印度學家、語言學家、翻譯家季羨林於2009年夏季, 走完了他漫長而充實、幸福與痛苦並存的人生, 享年98歲。 季老出身貧苦, 青年留學德意志, 正逢二戰, 在德國的日子中, 季老飽嘗轟炸、饑餓、思鄉的煎熬。 歸國後執教北大, 文革中經受批鬥折磨, 在牛棚中幾欲尋死。

季老在退體也總是處於繁忙與勞累之中, 每日的日程總是安排滿滿的。 即是如此, 季老仍能如此高夀, 正是仁者長壽, 德者延年。 他還有個著名的“三不主義”的養生之法, 就是“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

不鍛煉, 並非季老排斥鍛煉, 而是反對為了鍛煉而鍛煉。 不嘀咕是指季老心胸開闊, 從不去糾纏那些想不開的事。

季老的飲食頗值得借鑒,

他不忌口、不挑食。 早餐通常極為簡單, 頭天把饅頭切成片, 放在火爐上烤成饅頭片, 佐以一小碟花生米, 再沏上一杯釅茶, 早 餐就完成了。 午餐和晚餐多以素食為主, 肉食為輔, 很少大魚大肉。 季羨林的弟子——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張光璘回憶, 他看到最多的場景, 便是季羨林的嬸娘、季 老自己和老伴兒, 3位老人圍坐在一起就餐, 其樂融融。 桌上擺著幾碟菜, 大致為一碟黃瓜, 一碟番茄炒雞蛋, 一碟素炒洋白菜, 還有一碟醬蘿蔔或者是大蔥蘸 醬。

季老的晚年生活簡單而又過得充實, 無欲也無求;平常的飲食多樣性又能保證營養的均衡。 這也許是最好的長壽良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