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蚊香有毒嗎 哪種蚊香比較好

夏天一到, 蚊香就派上用場了, 蚊香作為常見的一種驅蚊產品, 使用率很高, 但是, 有些人擔心蚊香有毒、會危害身體健康, 那麼, 蚊香真的有毒嗎?傳統蚊香與電蚊香、蚊香環哪種比較好呢?

蚊香包裝上標注有“微毒”字樣, 為什麼傳統的燃燒蚊香會有毒呢?

蚊香是夏季常用的驅蚊物品, 利用點燃或加熱後釋放殺蟲藥物達到趕趕蚊子的效果。 傳統的蚊香分線香和盤香兩種, 後來又出現液體或固體電蚊香。

蚊香的主要成份含有少量的殺蟲農藥, 包括有機磷類(敵百蟲/毒死蜱/害蟲敵)、氨基甲酸酯類(殘殺威/混滅威)和菊酯類(氯氟醚菊酯/氯氰菊酯/丙炔菊酯/丙烯菊酯/ES生物菊酯)。

其中有機磷類毒性最大, 菊酯類毒性最弱, 為微毒。

早在2004年蚊香和殺蟲劑就被列入農藥管理範圍, 對蚊香的毒性作了強制規定。 所以蚊香等驅蚊產品是衛生殺蟲劑, 屬於大農藥的範疇。 這些產品在投入使用之前, 除需要取得一般日用品所必備的生產許可號外, 還要有農業部門發放的農藥登記號及農藥生產許可證。 按“農藥毒性分級標準”, 我國農藥毒性分為五級: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 國家規定蚊香產品的毒性級別是低毒級或微毒級。

如果長期不正確的使用蚊香, 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嗎?

蚊香按農藥管理, 合理使用基本無害。

大多數蚊香的有效成份是菊酯類殺蟲劑,

例如主要有效成分“右旋丙烯菊酯”, 能夠起到驅蚊的作用。 蚊香的主要有效成分菊酯類, 是國家允許使用的一種低毒高效殺蟲劑, 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可用于防治衛生害蟲及其媒介的農藥, 在蚊香中有規定的比例。

傳統蚊香燃燒的煙霧中含有一些物質, 包括細顆粒物(PM2.5), 多環芳香烴, 羰基化合物(甲醛和乙醛)和苯, 雖然可能對人體產生威脅, 鑒於含量小, 合理使用基本無害。 需要注意的是, 蚊香的煙霧可能導致過敏反應, 誘發哮喘的發作。

建議在15平方米的房間放一盤蚊香。 如果在密閉的房間放置超量的蚊香, 可能會引起頭暈、頭痛、噁心、視物模糊、呼吸困難的中毒症狀。

其他種類的蚊香(如蚊香片、蚊香液)的有效成分也是這種具有微毒性的菊酯類物質嗎?

各種類型蚊香的有效成分和驅蚊原理都是相類似的。 例如, 電蚊香片的原理是將菊酯類殺蟲劑吸附到固體紙片中, 利用熱氣蒸發出菊酯類殺蟲劑。 液體電蚊香利用虹吸的原理, 持續加熱釋放菊酯殺蟲劑。 線狀或盤狀蚊香是利用高溫燃燒作用, 將殺蟲劑緩緩釋放到空氣中。 市場上90%以上的蚊香含有菊酯類殺蟲劑, 研究顯示蚊蟲的半數擊倒時間在1 .6- 4 .3分鐘, 2 小時擊倒率在73 %- 1 00 %。

現在眾多的驅蚊產品中, 傳統的燃燒蚊香、電蚊香片、蚊香液、驅蚊環, 各有什麼優缺點?哪種產品驅蚊效果最好, 而哪種最健康呢?

傳統蚊香是利用高溫燃燒作用, 殺蟲劑均勻分佈在蚊香條上,

採用逐步加熱, 殺蟲劑揮散均勻, 驅殺蚊蟲效力穩定。 無需電源, 價格較便宜。 盤香的載體是碳粉、木屑等, 產生煙霧。 在燃燒不充分的情況下, 可能會產生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 傳統蚊香使用方便, 驅蚊效果好, 實際使用量非常大, 特別是在居室空間較大, 不密閉的農村, 並且適合放置在陽臺和室外。

固體和液體電蚊香, 藥液直接散發, 沒有輔助物, 污染較小, 適合室內使用。 固體電蚊香一般藥效可維持6-8小時, 缺點是剛使用時藥效良好, 但4-5小時之後, 殺蟲劑揮發殆盡, 藥效變差, 防蚊效果變弱。 適用於相對密閉的家庭居室內使用。 使用後的紙基仍有20%-30%殺蟲劑殘餘, 失去驅殺蚊蟲的作用, 造成浪費, 也污染環境。

液體電蚊香持續加熱釋放殺蟲劑物質,

可以連續長時間使用, 甚至可定時釋放。 使用過程中, 殺蟲劑分解率約為30%-35%, 使用後在芯棒上有5%-10%的殺蟲殘餘, 這些損失, 都大大降低殺蟲劑的利用率, 造成浪費, 污染環境。

驅蚊手環是一種散發香氣的具有驅蚊功效的手環, 採用矽膠結合檸檬香茅、薰衣草、丁香等植物精油調和而成。 驅蚊效果有限, 佩戴時注意皮膚過敏。

針對各類人群, 應該挑選哪種, 如何正確地使用上述的幾種蚊香?

對於嬰幼兒、孕婦和患有支氣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 建議使用蚊帳, 安裝紗窗、紗門和用撲打的物理方法殺滅蚊子。 如果開放和空間較大的場所, 適合傳統的線狀或盤狀蚊香;家庭居室適合固體或液體的電蚊香。

為了安全起見, 點燃的蚊香最好不要放在頭部附近, 以減少煙霧的吸入。 傍晚時分、天黑前是使用蚊香的好時機, 使用時門窗緊閉, 人及寵物都要離開, 之後再開窗通風。

從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 蚊香是有微毒的, 但是合理使用的話基本無害, 不管是傳統蚊香還是電蚊香, 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