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脾胃養生保健

脾胃在中醫的角度里面是用來將食物轉化為氣血的, 所以在中醫里面我們的脾胃是非常重要的, 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 脾胃不好對于我們整個身體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如何才能做好對于脾胃的養生和保健呢, 既然脾胃是中醫的說法, 那么我們就用中醫的手段來調理吧。

采用中醫的方法保養脾胃也是有多種方式的, 我們可以采用針灸的方法來保養, 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手法來保養, 此外我們可以采用食療的方式對脾胃進行保養。

中醫在養生保健領域十分重視脾胃功能,并將脾胃功能簡稱為“胃氣”。 五行理論, 脾屬土, 取萬物源泉之義, 難養而易傷。 而飲食不節是損傷脾胃的重要原因。 既然傷了必然要養才能平衡機體, 重建健康, 那么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方法呢?

遵循保護腸胃飲食原則

1、定時定量:即每日三餐定時, 到了規定時間,

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 都應主動進食。 避免過饑或過飽, 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 每餐還應保持食量適度。

2、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否則, 過燙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后, 都會刺激胃黏膜, 久而久之, 易引發胃病。

3、細嚼慢咽:對食物充分咀嚼, 使食物盡可能變“細”, 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 咀嚼的次數愈多, 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 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4、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 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 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5、適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 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量。 可有效發揮胃的功能, 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癌力。

6、多甘多暖: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

比如山藥、小米、南瓜等食物, 都具有很好的補益脾胃的作用, 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脾胃, 從中醫的角度出發我們知道脾胃就是用于將食物化為氣血的, 所以脾胃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是后天之本, 在保養脾胃上面我們有很多的方法, 上文介紹了幾種中醫脾胃養生保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