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葛根澤瀉湯養生功效

在我們的生活中, 有很多人利用中藥來養生, 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 葛根與澤瀉都非常常見的中藥材, 兩者結合使用, 養生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葛根澤瀉湯便是結合兩種藥材所做的一種湯藥。 那麼, 葛根澤瀉湯養生功效有哪些呢?下面便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的介紹吧, 希望對您有幫助。

功效

利水滲濕, 清熱瀉火。

應用

1.小便不利, 水腫脹滿

本品甘淡滲濕, 入腎、膀胱經, 利水作用較強, 對於水濕停蓄所致之水腫, 小便不利等證常與茯苓的功效與作用、豬苓等同用, 方如《丹溪心法》四苓散, 若婦人妊娠遍身浮腫, 氣喘息促, 大便難, 小便澀, 配桑白皮、檳榔、赤茯苓, 即《婦人良方》澤瀉散。 若治膨脹水腫, 以之與白術為末, 茯苓湯送下, 如《素問病機保命集》白術散。

2.痰飲泄瀉

本品滲利水濕, 能行痰飲。 用於心下支飲症見頭目昏眩者, 與白術相伍, 如《金匱要略》澤瀉湯;若痰飲積于下焦,

臍下憐動, 頭眩吐涎者, 治以《傷寒論》五苓散。 本品利小便而能實大便, 對於濕盛泄瀉, 與赤茯苓、車前子、茵陳同用, 如《世醫得效方》通苓散;而傷濕夾食滯之腹脹泄瀉, 配伍蒼術、厚樸的功效與作用、陳皮的功效與作用等同用, 如《丹溪心法》胃苓湯;治感冒霍亂吐瀉, 則與茯苓、白術同用, 如《本草綱目》之三白散。

3.帶下淋濁, 陰虛火亢

本品甘淡性寒, 入腎與膀胱, 泄兩經之熱, 既能清利膀胱濕熱, 又能瀉腎經虛火。 故用治下焦濕熱之淋證, 常與車前子、木通、黃柏同用;若陰虛有熱之淋瀝澀痛, 治以《傷寒論》豬苓湯;若治虛勞腰重, 小便淋瀝, 如《太平聖惠方》澤瀉散, 以本品配伍丹皮、木通、榆白皮等同用。 對腎陰不足, 相火偏亢之遺精盜汁、耳鳴腰酸,

常與熟地、山萸肉等同用, 如《小兒藥證直訣》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以上便是關於葛根澤瀉湯的介紹。 利用中藥來養生, 雖然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話題了。 但是在使用的時候, 由於很多人對其禁忌沒有一個很好的瞭解, 從而導致藥效沒有辦法發揮出來。 所以, 多一些對中藥材功效的瞭解, 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