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大冷水麻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à Lénɡ Shuǐ Má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長序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lea melastomoides(Poir.)Wedd.[Urtica melastomoides Poir.;Pilea.trinervia sensuWedd.]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淨,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高大草本,

高1-2m。 無毛, 多汁;莖基部本質化, 上部節間明顯變短。 單葉對生;葉柄長4-12cm;托葉三角形, 長約2mm;葉片寬橢圓形、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長圓形, 稀卵狀披針形, 長10-22cm, 寬3-15cm, 先端漸尖或短尾狀, 基部楔形, 稀圓形, 兩面無毛, 有時在下面脈上有短柔毛, 鐘乳體細, 紡錘狀條形, 常在下麵明顯;基出脈3條。 雌雄異株或同株;花序圓錐狀直立, 總梗粗壯, 長15-35cm, 雌花序斜伸或稍下垂, 分枝較少, 具較短的總梗, 長2-12cm;雄花直約1mm, 花被片與雄蕊4;雌花長約0.8mm, 花被片3, 不等大。 瘦果, 卵形, 壓扁, 長約1mm, 成熟時近邊處有一圈稍隆起的褐色棱紋, 其內常有疣點。 花期8-9月, 果期10-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700-1750m的闊葉林下和山谷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西藏等地。

【性味】淡;澀;性平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清熱解毒。 主跌打損傷;骨折;無名腫毒;丹毒;癰疽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5-15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