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紅香藤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陸川本草》

【拼音名】Hónɡ Xiānɡ Ténɡ

【別名】藤香、雞踢香、降香(《陸川本草》), 大香藤、屈葉藤、白雞刺藤, 黃龍脫衣(《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藤黃檀的莖或根。

夏、秋采。

【原形態】灌木狀大藤本, 高4~5米, 或攀援於大樹上, 高有達8米者。 小枝常鉤狀或螺旋狀。 單數羽狀複葉, 小葉9~13枚, 長圓形或長橢圓形, 長15~19毫米, 寬6~9毫米, 先端鈍而微凹, 基部楔形或圓形, 下麵有伏貼柔毛。 圓錐花序腋生, 總花粳及花梗密被短柔毛;花小, 黃白色, 芳香;基生小苞片卵形, 副萼狀小苞片披針形, 均被鏽色柔毛, 脫落;萼鐘狀, 萼齒5, 外被短柔毛;花瓣有長爪, 旗瓣圓形, 先端微凹, 瓣片基部有耳;雄蕊單體或2體;子房具柄, 被短柔毛。 莢果矩圓形, 扁平, 長4~7釐米。 種子腎形, 扁平。 花期3~4月。 果期7~9月。

【生境分佈】生於林緣及灌木叢中。 分佈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化學成份】皮含生物鹼、黃酮甙、酚類、糖類。

【性味】《陸川本革》:辛澀,

溫。

【功能主治】

①《陸川本草》:莖:行氣, 止痛, 破積。 治心胃氣痛, 久傷積痛。 氣喘衄血。

②《廣西藥植名錄》:根:強筋骨, 寬筋, 活絡。 樹脂:止血。 治肚痛, 心氣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2~3錢。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