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五香藤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雲南中草藥選》

【拼音名】Wǔ Xiānɡ Ténɡ

【別名】蛇毒藥、拔毒散、鐵骨散、小紅袍、岩青葉(《雲南中草藥》), 黃龍藤、通氣香、小血藤(《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中間近緣五味子的全株。 全年可采, 根、莖藤切片, 曬乾;葉曬乾或鮮用。

【性味】

①《雲南中草藥》:澀微苦, 寒。

②《雲南中草藥選》:根及藤:甘辛, 平;葉:淡, 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舒筋活血, 消腫止痛, 治流感, 毒蛇、狂犬咬傷, 風濕麻木, 跌打損傷, 月經不調, 癰腫瘡毒。

①《雲南中草藥》:根:清熱解毒, 消腫上痛。 預防流腦, 流感, 治毒蛇咬傷, 無名腫毒, 外傷出血, 骨折。

②《雲南中草藥選》:根及藤:舒筋活血, 消腫止痛;葉:止血散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4~6錢;或浸酒。 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毒蛇咬傷, 狂犬咬傷, 瘡毒:五香藤葉適量, 搗爛外敷。

②治風濕麻木, 跌打損傷, 胃痛, 月經不凋, 脈管炎:五香藤根及莖四至六錢。 煎服, 或配方泡酒服。

③治外傷出血:五香藤根皮或葉磨粉撒於傷口處。 (選方出《雲南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