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

我們都知道, 周瑜是氣死的。 諸葛亮使用的謀略沒有將周瑜置於死地, 反而是他自己被自己的情緒所傷。 由此, 可以看得出來, 一個人的情緒對自己的重要性。 如果情緒不好, 很容易讓人出現激動, 以及其他的疾病。 那麼, 生活當中的我們, 應該如何養成良好的心態呢?

擺平心態。 正確對待人和事自己要樹立樂觀的態度, 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設想和創造一個心情愉快的環境。 情緒雖受外界因素的影響, 但卻是可以控制的, 人可以通過種種手段使心理趨向平穩。 要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不要過分苛求別人和自己。 想問題、做事情不要期望值過高, 不做非分之想。

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好的結果, 但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這樣, 如果事情的結局不像預計得那麼糟, 反而會使人產生喜出望外的感覺。 人的一生不可能沒有追求, 但如果把精神上的追求、物質上的享受擴大化, 超越了本身存在的客觀條件, 就變成了一種難以實現的奢望, 最終使人因失望而感到痛苦。

因此, 古人雲:“養生貴在養心”。 養心則要求人們要“全神息慮”、“恬淡虛無”。 也就是說, 把任何事情看得渺小、淡漠一點, 盡可能地減少個人私欲, 不為身外之物所動, 使思想清靜, 樂觀愉快, 隨遇而安。

傾注熱情。 積極參與生活人們常說, 熱情有內在的驅動力, 能驅散倦怠和憂愁, 能鼓起進取的風帆,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喪失熱情。 當自己不悅時, 不妨強迫自己去參加一些文體活動,

看電影、電視、戲劇, 閱讀書籍, 打球、爬山、游泳……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領略、感受生活的樂趣, 排解自己的消極情緒。

讚美自己。 疏泄消極情緒要學會讚美自己, 不放過自己身上的任何一個閃光點, 即使自己不盡如人意, 也不要貶低自己, 這樣做會對你的心理和行為產生積極的作用,

使你身心健康。 另外, 遇到失意的事情時要學會自我解脫, 可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發洩內心的苦悶, 這樣有利於釋放不良情緒;也可以把煩惱寫下來, 在冷靜之中轉移消極的情緒。

在生活中, 一個人如果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將有利於自身的身體健康。 會讓你產生一些輕鬆的感覺, 可以振奮每一個人的精神, 對人的健康而言是非常有益處的。 但是, 如果一個人要保持消極的情緒, 就會心灰意冷, 產生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