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天麻種植技術

一、選地、整地

宜選半陰半陽的富含有機質的緩坡地、穀溝地栽種, 土質以疏鬆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 尤以生荒地為好。 土壤PH5~6為宜。 忌黏土和澇窪積水地, 忌重茬。 此外還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場所種植天麻。

二、繁殖方法

1、塊莖繁殖:冬栽或春栽。 冬栽天麻接菌率高, 生長快, 時間在11月。 春栽在3~4月。 栽前要培養好菌床。 適宜蜜環菌生長的樹種, 常用殼鬥科的青杠、槲櫟、栓皮櫟、毛栗等, 以樹皮厚、本質堅硬、耐腐性強的闊葉樹為好。 將選好的木材鋸成40-50釐米長的木棒, 樹皮砍成魚鱗口。 在選好的地塊, 於栽前2-3個月, 挖深25~30釐米、寬60釐米、長度據地形而定的窖。 窖底鬆土整平, 鋪放一層幹樹葉或腐殖質土, 用處理好的新木棒與帶蜜環菌的木材(俗稱菌材)間隔擺1層, 相鄰二棒間的距離為6-7釐米, 中間可夾些闊葉樹的樹枝, 用腐殖質土填實空隙, 以防雜菌污染,

再覆土3~4釐米。 同法擺第二層, 上覆土10釐米。 保持窖內濕潤, 上蓋雜草遮蔭降溫保濕使蜜環菌正常生長, 即成菌床。 選無病斑、無凍害、不腐爛的塊莖作種栽, 大小分開, 分別栽培。 栽植時, 把種麻平行擺放在菌棒間的溝內, 緊靠菌棒, 用腐殖質土填平空隙, 再蓋上3釐米, 以不見底層菌材為宜。 同法栽第二層, 最後蓋上10~15釐米, 上蓋一層樹葉雜草, 保持土壤濕潤, 越冬期間加厚覆土層, 以防凍害。

如採用人工菌床和塑膠袋栽培, 所用種麻為生長健壯的白麻和米麻, 由於採用人工控溫, 栽培時間從11月至翌年4月均可進行。

2、種子繁殖:選擇重100克以上的天麻, 按上法隨采隨栽, 抽穗時要防止陽光照射, 開花時要進行人工授粉。 授粉時間可選晴天10時左右,

待藥帽蓋邊緣微現花時進行。 授粉後用塑膠袋套住果穗, 當下部果實有少量種子散出時, 由下而上隨熟隨收。 由於天麻種子壽命短, 采下的蒴果應及時播種。 播種時, 將菌床上層菌材取出, 扒出下層菌材上的土, 將枯落潮濕的樹葉, 撒在下層菌材上, 稍壓平, 將種子均勻撒在樹葉上, 上蓋一薄層潮濕落葉, 再播第二層種子, 覆土3釐米, 再蓋一層潮濕樹葉, 放入土層菌材, 最後覆土10~15釐米。 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個, 每個蒴果約有3萬粒種子, 種植得當, 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 可作為塊莖繁殖的種栽。

三、田間管理

天麻裁後要精心管理, 嚴禁人畜踩踏。 越冬前要加厚覆土, 並加蓋樹葉防凍;6~8月高溫期, 應搭棚 或間作高稈作物遮蔭, 雨季到來之前, 清理好排水溝, 及時排除積水, 以防塊莖腐爛。 春、秋季節, 應接受必要的目光照射, 以保持一定的溫度。

四、蟲害防治

1、亂根病

發生亂根病兩個原因:一是雜菌侵梁天麻亂根;二是生長期雨水過多使天麻亂根。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 菌材無雜菌感染, 菌材間隙要填好。 經常注意排水。

2、蠐螬

幼蟲咬斷莖稈或咀食大麻根, 造成斷莖和根部空洞。

3、螻蛄

成蟲和若蟲危害天麻莖和在地下作隧道, 被害天麻斷面處呈麻絲狀。

防治方法:上述兩種病害用燈光誘殺成蟲,

或用90%敵百蟲1000倍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 毒餌誘殺, 用0.025千克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麥麩5千克加適量水配成毒餌, 于傍晚撒於田間或畦面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