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玉米泡酒的製作方法

玉米是我們比較常吃的一種主食, 玉米的熱量相對較低, 含有多種營養元素, 對身體有調理的作用, 尤其是在預防便秘方面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我們平時喝了一些白酒, 當中有一種就是玉米酒, 玉米酒口感非常好, 有很好的回甘的作用,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玉米泡酒的製作方法。

玉米酒的製作方法

一、粉碎:將玉米曬乾或火炕烘乾後, 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 篩去渣滓。

二、攪拌:將過篩後的玉米芯粉末鋪于曬席上, 加溫水攪拌, 用水量掌握在每50公斤原料加水90-100公斤, 攪勻後用手提料有水分感, 但又不結團。

三、蒸料:將攪拌好的料裝入瓶內。 但在裝瓶前要光將空瓶蒸一下, 待汽流上升五分鐘後, 把料投入瓶內蒸。 操作時應上氣一層, 加料一尼, 依序加料至瓶口, 待蒸到收汗松泡為止。 一般4小時即蒸熟。

四、糖化:待料蒸熟, 出瓶後攤晾至料溫降到35℃左右時下曲。 每100公斤原料, 用曲1.75公斤。 攪拌均勻後裝入缸或桶內, 料溫以30℃為好, 糠化18-20小時即成甜味漿液。

五、發酵:為保證原料發酵得好, 出缸後再配少許的紅糟, 以及曲粉2公斤。 等料溫降至30℃, 再重回釀缸內發酵。 發酵時第一天溫度可達33℃, 第二天逐漸低, 到第7天出缸時,

料溫己降到27-28℃, 便可提取蒸餾。 蒸餾:蒸餾過程, 開頭要旺火猛攻, 中間保持火溫, 最後又旺火蒸餾15分鐘, 使料自始至終全部蒸出酒。 成品的酒度為40-80度, 最高50度, 色白、氣香、味酵。

包穀酒是用包穀發酵來製作的, 有著糧食的香醇酒也會變得更加爽口, 雖然說包穀酒的味道香醇, 但是喝酒傷肝, 經常飲酒還會導致腸胃潰瘍, 影響人類身體的消化功能, 所以建議大家少飲用酒, 如果開心的話也就適當的和幾小口就好。

玉米須有什麼功效

玉米須性味甘淡而平, 入肝、腎、膀胱經, 中醫學中認為玉米須有利水消腫、涼血、瀉熱、祛除體內濕熱之氣、平肝利膽, 還能抗過敏, 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功效。

在中藥裡, 玉米須茶又叫龍鬚, 有廣泛的預防和保健作用。 取新鮮的玉米須或者曬乾的玉米須, 加水煎服後代茶飲用, 有一定的減肥效果。 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還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1、玉米須的利尿, 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 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均有一定的療效。

2、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張的作用, 有較弱的降壓作用。

3、玉米須能夠促進膽汁的排泄, 可以作為利膽藥物, 用於沒有併發症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

4、玉米須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過程, 提高血小板的數目, 能夠抗溶血, 可以作為止血藥和利尿藥, 應用於膀胱喝尿路結石, 用於急性溶血性貧血。

5、玉米須的抗過敏作用, 可以用於治療蕁麻疹喝哮喘等;玉米須的解毒作用, 可用於治療乳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