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如何打坐才正確 中醫教你打坐養生

許多人會通過打坐, 但是多數人不知道怎麼打坐比較好才是正確的, 那麼打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打坐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打坐最理想的坐姿為“七支坐法”。 所謂“七支”是指對身體要求的七個要點:

1、雙足跏趺

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 再將右足置左足上, 稱金剛坐(男士用)。 先將右足置左腿上, 再將左足置右足上, 稱如意坐(女士用)。 按有的傳承, 不論男女都採用金剛坐。 行者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准。

雙跏趺坐重心穩定, 有利於身的放鬆和長時間靜坐, 而且雙足交盤使血液流動大大減緩, 減緩生理活動, 又增加體腔的靜壓力, 有利於最大限度降低新陳代謝速度, 便於入靜。

初學者一時還做不到則只將一足置另一足上(單跏趺)即可。 至於左足在上還是右足在上, 請依照自己上師的傳承為准。 再不行者雙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

脊椎的每一錐體如珠算珠子疊豎一般,

自然正直。 由於自然生理彎曲造成的習慣, 坐時腰錐易呈後突, 應注意糾正。

3、肩張

兩肩應舒張但不挺胸。 坐好後以頭頂上領, 整條脊椎上拔伸直, 稍挺胸、肩張開, 然後從上而下順勢放鬆, 上半身便處於自然松直的狀態。 這樣不緊張不懈怠地維持下去即可。

4、手結定印於臍下

右手掌置於左手掌上(男), 或者左手掌置於右手掌上(女), 兩拇指輕輕接觸, 自然放鬆置於腿上。 (按有的傳承, 不論男女都採用第一種。 行者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准。 )

容易散亂的人可以採用另一種手印:大拇指輕觸無名指根, 並輕握成拳, 分置於膝蓋上, 手臂自然打直, 保持兩肩平衡。

5、頭中正

頭不俯仰, 不歪斜, 下頦微內收(不是低頭)。 這即利於頸錐正直, 又可輕微壓迫頸動脈, 減緩生理活動, 減低新陳代謝, 便於入靜。

6、雙眼微閉

雙眼半開, 以能見體前三米左右的距離為宜。 目光可注視於體前約一肘遠處之一靜物上。 (此靜物應①較小②單色③形狀簡單。 如念珠。 )如易散亂可閉上只留一絲光線即可。 如易昏沉則可睜大眼睛,

平視前方。

7、舌舔上齶

舌頭的前半部輕舔上齶(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齶)。 具體竅門是:把舌後部的空氣排盡, 咽喉部放鬆, 舌稍後縮即自然成, 不必用力去“抵”。 嘴唇輕閉, 嘴部肌肉自然放鬆, 上下牙不要相咬, 稍留一縫隙。

中醫教你如何打坐養生

1、打坐的姿勢其實腳踝壓住了大腿內側的大動脈, 為了打通動脈, 心臟會加大力量泵血, 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脈。

2、打坐人人可練, 即使60歲開始練起, 也可在一年左右練成。 如果30多歲開始練, 用不了一年。

3、打坐練的不僅是筋骨, 而是把經絡全部打開。 因此打坐也是一種拉筋的方法。

4、如果練成, 並每天堅持打坐坐30分鐘以上, 可保70歲登山如小夥。 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5、開始練幾天之後, 就會持續的腿疼, 然後會腰疼。 不練的時候也一直疼。

6、打坐練成後, 打坐就不會再腰疼。 腎氣充足, 甚至想弓著腰坐都不可能, 氣足的會把脊背頂的很直。

7、具體的練法是上座之前做些開胯運動, 然後試著打坐, 直到盤上, 然後忍痛, 直到時間越來越長。

8、練打坐,

能迅速促進胃腸蠕動。 即使飯後立即開練, 20分鐘後胃就全部排空了。

9、打坐不僅打開腿部經絡血脈, 而且會打開胯關節。

10、在打通腿部血脈前, 由於雙腿動脈不過血, 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 而此時心臟又在加大供血力量, 因此, 五臟六腑會得到大量的供血, 迅速改善臟腑機能, 並促進大腦供血。

上一篇:蚊子為什麼只咬你 小心這7個原因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中醫打坐養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