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冬天怎麼養腎呢

養腎是需要從多方面來進行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根據季節的不同養腎的方法也具有很明顯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冬天是補充身體需要營養最重要的時期, 因此冬天養腎可以起到很好的功效, 目前養腎的方法在逐漸的增加,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選擇, 那麼冬天怎麼養腎?

時機要選准

冬至日是農曆冬季3個月氣候轉折的分界線。 冬至後自然界的陰氣開始消退, 陽氣逐漸回升, 使冬季的閉藏轉向活潑的生機。 在這個時候進補, 人體攝入的養分吸收與利用率高, 較易積蓄並發揮功效, 是體虛病人補養腎臟、延年益壽的最好時機, 故有“冬季進補, 開春打虎”之譽。

食補宜辨證

對於養腎防寒來說, 飲食調攝也很重要。 冬天宜選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溫腎壯陽、產熱量高的食物, 這對素體虛寒者尤其有益。 還可進食一些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品, 如核桃、板栗、桂圓等。

黑色食品能入腎強腎, 亦宜擇食, 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烏骨雞之類。 冬日宜常進各類溫性熱粥, 若將上述食品置入粥中煮食, 既可祛寒, 又可補養, 還能療疾。

由於各人的體質不同、年齡有別, 在食補中也有宜有忌, 應靈活掌握。 如腎陽虧虛者, 在飲食中以溫補腎陽為宜, 可選食羊肉、狗肉等, 羊肉、狗肉性溫熱, 具有溫補腎陽的效用;對於偏于腎陰精不足之人, 食補宜以鴨肉、鵝肉為主。 我國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有句名言:“善補陽者, 必于陰中求陽;善補陰者, 必于陽中求陰。 ”對於腎之陰精漸衰的中老年人, 冬天可配食鱉、龜、枸杞、山藥、木耳等護陰之品。 冬令飲食不可過鹹, 因鹹味入腎, 會致腎水更寒, 有擾心陽。 另切忌寒涼食品,

以免“雪上加霜”, 折傷元陽。 對於老年體弱者, 亦最好食補, 故常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

冬天熬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養腎功效, 網路上有很多關於養腎湯藥的講解, 我們可以根據網路上面的講解來製作出適合自己的養腎湯藥, 但是我們在使用這些湯藥的時候還需要注意觀察自身的身體狀況, 以免一些湯藥對於身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