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

春節期間加強保健 謹防十種節日疾病

每逢春節之際, 總是和樂融融、歡聲笑語的場面展現在我們面前。 春節是個歡樂的節日, 但是倘若吃喝玩樂不當, 或情緒波動, 易誘發和加重許多疾病, 這樣不是影響了你過節的心情了麼?所以春節一定要加強保健, 提前預防疾病, 慎防下列十種節日病, 讓你歡樂過年。

急性胰腺炎

暴食、酗酒和緊張疲勞是急性胰腺炎的三大誘因, 節日期間過量食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和飲酒都可能引起胰腺水腫, 發生急性胰腺炎。 病人一般在餐後數小時內, 出現劇烈而又持續的腹痛, 並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胰腺炎重在預防,

關鍵就在於管好自己的嘴巴, 要葷素搭配, 飲食合理。

酒精中毒

節假日親友相聚若不加節制地飲酒易引起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患者表現除噁心、嘔吐外, 其話多且言語不清、動作笨拙, 顏面蒼白、口唇微紫、體溫下降, 進入昏睡期。 喝酒前先吃一些食物,

然後慢慢喝酒可預防酒精中毒。

異物堵塞

小孩好奇心強, 通常會把手裡玩的東西塞進嘴裡, 當孩子邊吃邊玩時, 家長與其說話、引逗其哭笑或是做劇烈活動時, 很容易將口含物吸入氣管內致使氣管受到刺激, 出現劇烈嗆咳、喘鳴, 甚至引起氣管阻塞, 導致窒息。 一旦發生異物嗆入氣管, 應立即讓孩子向側位躺下, 頭向後仰, 如果異物在喉部附近可用手指刺激舌根催吐。

鞭炮炸傷

春節放鞭炮、花炮仍是我國不少地方保留的傳統習慣。 放鞭炮、花炮不注意安全, 容易發生眼、面部或手指炸傷、灼傷, 甚至可致終身殘疾。

糖尿病

春節期間, 眾多聚會使得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增加了難度, 而過多高脂肪食物以及熱量較高零食的攝入,

加上運動量減少, 糖尿病患者血糖很容易升高。 糖尿病患者應控制進食和飲酒, 年糕、湯糰等糯米類食物儘量少吃, 飯後半小時可適當做些慢跑、散步、騎車等有氧運動。

頸椎病

春節裡徹夜打牌、搓麻、無限制地上網都會造成頸部肌肉僵硬,

時間長了就容易得頸椎病;經常上網的人還會覺得手臂麻木, 或者右手掌無名指和小指莫名其妙會麻木, 其實也是頸椎病引起的反應。 不要長時間固定呈一個姿勢, 可以在使用電腦或打牌、搓麻將1小時後, 起身休息幾分鐘, 活動四肢, 頸部作慢速轉動或做些頸部按摩。

腦血管疾病

寒冷的氣候本身對腦血管患者就是一個考驗, 而春節裡家人團聚、娛樂過度易情緒激動, 操辦宴席易勞累過度, 吸煙、喝酒過度以及睡眠不足, 這些都會導致高血壓患者突然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更容易造成腦部血管破裂。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冬春季節非常容易患的疾病, 春節時正是各種病菌蠢蠢欲動的時候, 加之白天與夜裡溫差很大,

如果經常去公共場所, 或讓身體受涼, 很容易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因此, 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可預防該病的發生。

心臟病

春節期間熬夜玩樂、吸煙、飲酒過量, 會使心臟負擔加大。 此外, 過度興奮、激動會導致心率加快, 誘發心律紊亂、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甚至造成猝死。 節日期間由於過度勞累也容易引起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發生。

節後綜合征

上網時間過長容易導致眼睛紅腫、神經衰弱和身體酸痛的網路綜合征;節日裡, 電視節目精彩紛呈, 好戲連台, 為飽眼福連著看, 易導致頭昏腦脹的電視綜合症;還有一些人去流量大、空氣品質差的商場購物, 逛久了就會出現頭暈、噁心等“逛商場綜合征”。 這些其實與心理息息相關, 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心理發洩。

在歡度春節時, 既要注意飲食衛生, 又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正常的起居。 因此娛樂和飲食要確保安全, 慎防節日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