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如何防止夏季常發肛腸疾病

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 各種病原體和蠅蟲繁殖加快, 易污染食物, 同時, 人們在夏季飲水增多, 導致體內胃酸的濃度降低, 胃腸道的防禦功能下降, 從而, 很容易出現胃腸道感染和疾病。

夏季常見的腸道疾病主要有急性胃腸炎, 細菌性痢疾, 霍亂和病毒性肝炎等, 其中急性腸胃炎居多。 急性腸胃炎患者多有噁心, 嘔吐, 腹痛, 腹瀉和發熱症狀;細菌性痢疾患者還伴發膿血便, 裡急後重感, 嚴重者可出現高熱驚厥, 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狀。

那麼, 夏季常見腸道疾病如何防治呢?

1.注意飲食衛生。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

指的就是不潔飲食易導致疾病。 要預防胃腸道疾病, 就要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生吃的瓜果蔬菜要充分洗淨, 吃剩的食物應合理存放, 防治病菌通過蠅蟲傳播, 吃剩食物再食用時應加熱處理。

2.注意飲水衛生。 不飲生水, 保護水源, 加強對污水的處理, 飲水用具要定時清洗消毒。

3.講究個人衛生。 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 勤剪指甲, 不共用餐具和飲水用具。

4.減少外出就餐。 夏季應減少外出就餐, 或者不去衛生條件差, 餐具消毒不嚴, 無衛生營業執照的夜市、小攤進食。 同時, 政府也要加強對餐飲店、食堂的衛生管理, 餐飲工作人員應定期體檢, 有傳染病者應調離。

5.適當運動, 增強體質。

6.及時就醫。 出現噁心, 嘔吐, 腹痛, 腹瀉等胃腸道疾病症狀時,

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