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一日萬步行運動是良醫倡議

由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第23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組委會主辦的“健康的心臟健康的北京”峰會, 努力搭建政府、社會、媒體傳播與促進健康的平臺, 呼籲預防醫學與體育攜手, 讓體育成為一種美好生活, 把城市建設成健康幸福的家園。

早在1994年, 世界衛生組織就曾指出, “靜坐少動”成為慢性疾病發生的第一獨立危險因素。 “運動是良醫”作為一種學術理念和健康促進項目, 在2007年由美國運動醫學會和美國醫學會正式提出, 近年來相繼有多個國家回應參與。

此次峰會提出“運動是良醫”的九個理由: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

提高肺活量;降低冠狀動脈危險;降低安靜時收縮壓和舒張壓, 減少運動時血壓波動;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 可以改善脂代謝;長期鍛煉讓血漿增加大於血細胞增長量, 使得血粘稠度下降;延緩或阻止糖尿病的發生;食量不增加, 每天以每分鐘110-120步速走一小時, 體重定會減少;適當運動可以降低多種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常年堅持運動可減緩腦萎縮, 經常運動可以延緩衰老9年左右。

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桑希傑在峰會上介紹, 世衛組織1986年設立健康城市項目, 目前全球已有數千個城市參加, 北京已將健康城市建設納入市政府“十二五”發展建設規劃。 在導致死亡的各種因素中,

生活方式占60%。 當前, 32%的人缺乏體力活動, 兒童肥胖率達到20%。 加快推進全民健身和體育生活化, 是防控慢病、邁向健康城市的一個策略。 為此, 北京市將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責, 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保障逐步實現全民健身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