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

李鑒澄老先生養生 99歲要當66歲來過

我國天文界赫赫有名的李鑒澄老先生出生于1905年1月20日, 與當今文壇巨匠巴金老人同齡。 李老83歲時還主持評審天文博士生, 95歲還獲得陳毅杯圍棋業餘比賽5段稱號。 他是我國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撰寫的天文學方面的論文曾被授予“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獎, 收錄在《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公報》中。

今年已99歲高齡的李老, 依然精神矍鑠, 十分硬朗。 談起養生之道, 李老說:“其實也談不上有什麼長壽之道, 與那些百歲老人比起來, 我還差得遠哩……”

“我年輕的時候身體並不怎麼好。 抗日戰爭時期,

我們親手設計並剛剛落成的中國第一座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遭到侵略者的破壞。 後來, 我們經歷千辛萬苦, 將一些重要的天文觀測儀器和資料送到雲南昆明, 搭建了中國第二個天文觀測站。 這期間我的身體有時就經受不住考驗, 偶爾會出一些小毛病。 那時多虧我夫人的悉心照顧。 從那時起, 我意識到身體的重要性。 後來就加強鍛煉, 做廣播體操, 每天都出去散步, 天氣不好的時候, 在室內也做, 現在養成了習慣, 一天不做身子骨都癢癢。 ”

“我從不吸煙、喝酒, 一日三餐從不挑剔, 做什麼吃什麼。 說起來能有今天, 還得感謝我的夫人楊國香。 那時候我們都很忙。 我夫人既要到外面工作, 還要操持家務;即使是粗茶淡飯, 她也要精心烹調。

所以我總結了四句話:巧手烹淡飯, 精心沏粗茶。 菜肴生百味, 香氣飄全家。 ”

“現在我的生活很規律, 早上七點鐘起床, 八點吃飯, 每天做3~4次操;早上一袋奶, 一個雞蛋, 一個豆沙包;中午一碗米飯, 一菜一湯, 午睡1個半小時;晚飯一碗麵條, 四五隻蝦, 一碗湯, 晚上十點鐘睡。 我也比較喜歡吃水果, 什麼水果都行。 我最愛吃的就是餃子, 一頓能吃15個哩。 我喜歡看戲曲節目, 每天都看, 愛看京劇。 他們一些小孩子不懂戲種, 還要我講給他們聽。 ”

前年, 97歲的李老不小心跌了一跤。 這一跤跌得不輕, 髖骨裂開了, 在醫院住了好長一段時間。 李老的四女兒告訴記者, 她父親自從做完手術後, 身體就不那麼硬朗了。 以前都是自己下樓散散步鍛煉,

現在只能在天氣暖和的時候, 家人陪著出去, 平常只能在陽臺曬曬陽光, 做做操。 現在兒女雖然都很忙, 但還是儘量抽出時間, 回家陪父親說說話, 吃頓飯, 不能讓老人感到孤獨。 這時, 李老拿起一個小撥浪鼓, 叮叮噹當地晃起來。 四女兒告訴記者, 這樣可以鍛煉他的大腦和雙手的活動能力。 眼前的李老正如自己說的那, 樣:“我今年99歲了, 但我要當66歲來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