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霜降時節養生要“防凍”

霜降進補種類多

俗語認為“一年補通通, 不如補霜降”, 是說到了霜降這天, 要進食補品。 很多地方的人就喜歡買鴨子回去, 所以這個時候, 鴨子會賣得十分火爆。 除了鴨子、柿子, 還有些地方到了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

除此之外, 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 我國很多地方會舉行菊花會, 賞菊飲酒, 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一些民俗專家表示, 各種趣味盎然的霜降習俗, 除了體現人們追求健康的情感外, 也給民間豐富多彩的生活添加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霜降”之日適合平補

在飲食方面, 霜降節氣的民間食俗很有特色。

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 就是認為“秋補”比“補冬”更要緊。

在《素問·髒氣法時論》中指出:“肺主秋……肺收斂,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補之, 辛瀉之。 ”麥燕芳表示, 酸味收斂肺氣, 辛味發散瀉肺, 不過秋季宜收不宜散, 因此應少吃辛辣食物, 如薑、蔥、蒜、辣椒等, 特別是辛辣火鍋、燒烤要少吃, 以防“上火”。

金秋時節的飲食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宜“平補”, 大補則容易補“過”。 因此, 為了防止秋燥, 可適當多吃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 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類水果, 蔬菜可多吃胡蘿蔔、冬瓜、銀耳、蓮藕及各種豆類製品等, 也可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等食品以潤肺生津, 能防止秋季最容易出現的口幹、皮膚粗糙、大便幹結等“秋燥”現象。

霜降雖然要補, 不過講究因人而異。 脾胃虛弱者、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在食補時, 應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 最好選擇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物, 儘量吃溫熱食物, 以湯類、粥類最為適宜, 既營養滋補, 又利於吸收, 可增強體質, 預防和減少疾病。

霜降可以嘗試吃柿子

在很多地方, 尤其是閩南一帶有這樣的說法“霜降吃柿子, 不會流鼻涕”。 有些地方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柿子, 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一些住在農村的人們, 到了這個時候, 就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 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片片黃葉, 與紅紅的柿子交相輝映, 這一幅深秋的田園風景圖, 是很多人淳樸和美好的回憶。

柿子不但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的功效,

還可以補虛、解酒、止咳、利腸、除熱、止血, 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被譽為“最甜的金果子”。 而霜降節氣之後, 被霜打過的柿子更是絕佳的美味, 既好吃又不貴, 還能滋補身體, 因此很多人都習慣在“霜降”前後買上幾斤回家慢慢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