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橄欖的功效與營養價值

橄欖果別名青果, 因果實尚呈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而得名。 又稱諫果, 因初吃時味澀, 久嚼後, 香甜可口, 餘味無窮, 比喻忠諫之言,

雖逆耳, 而于人終有益。

橄欖的功效

橄欖性味甘、酸, 性平。 能清肺利咽, 生津, 解毒。

橄欖的主要功效:用於咽喉腫痛;心煩口渴, 或飲酒過度;食河豚、魚、鱉引起的輕微中毒或腸胃不適。 此外, 亦有用於癲癇的。

橄欖的吃法:噙含, 絞汁, 煎湯, 或熬膏服。

1、青龍白虎湯:鮮橄欖15g, 鮮蘿蔔250g。 切碎或切片, 加水煎湯服。
此方源于《王氏醫案》。 本方取橄欖清熱解毒利咽, 取蘿蔔清熱瀉火。 用於肺胃熱毒壅盛, 咽喉腫痛。

2、青果郁金膏:橄欖500g, 郁金25g, 加水煎取濃汁, 放入白礬(研末)25g, 混勻再煎, 約得500ml。 每次20ml, 早、晚服, 溫開水送下。

現為現代驗方。 是取《本事方》白金丸加橄欖製成濃煎劑而成。 郁金配白礬有清心和化痰開竅作用, 橄欖除可清熱外, 此處的用意尚不明確。 用於癲癇。

橄欖的營養價值豐富

橄欖富含鈣質和維生素C。 我國是世界栽培橄欖最多的國家。 主要分佈在福建、廣東(多屬烏欖), 其次廣西、臺灣, 此外還有四川、雲南、浙江南部。 世界栽培橄欖的國家有越南、泰國、老撾、緬甸、菲律賓、印度以及馬來西亞等。

青橄欖-檀香營養豐富, 果肉內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 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 梨、桃的5倍。 其含鈣量也很高, 且易被人體吸收。 中醫認為, 橄欖性味甘、酸、平, 入脾、胃、肺經, 有清熱解毒, 利咽化痰, 生津止渴, 除煩醒酒, 化刺除鯁之功, 冬春季節, 每日嚼食2~3枚鮮橄欖, 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兒童經常食用, 對骨骼的發育大有益處。

各種橄欖的形狀

油橄欖:主產廣東增城,

果基尖, 有6條溝紋, 果頂平圓。 品質優, 核小, 肉厚, 味甘香, 含油量多, 是提取橄欖油的良種。 “寒露”前後成熟。

青橄欖-檀香: 主產福建1000畝橄欖果園區,閩侯、閩清鮮食的良種, 暢銷國內外。 果較小, 果皮深綠色, 肉帶黃色, 質脆, 清香可口, 回味甘甜.還有更多品種如青橄欖-長城.青橄欖-惠圓 青橄欖-自來圓等品種。

三方:果較大, 果實橫切面呈三角形, 基部肥大且圓, 蒂痕三角形, 有三條溝紋, 果肉較厚, 品質一般。 “處暑”前後開始成熟, “秋分”前後採收, 比較高產穩產。

茶橄欖:主產廣東省廣州市, 果實狹長, 果皮深綠色, 間有灰斑點, 肉質細緻, 脆甜, 無澀味。 10--11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