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吃藥不見效 保健品在“搞鬼”

當下, 保健品大行其道, 有病的, 在吃, 沒病的也在吃。 但是, 保健品真的有那麼好麼?其實不然, 有時候, 效果還相反, 保健不成反而影響藥效:

大蒜、生薑影響解表感冒藥

患了感冒, 人們往往會選擇銀翹解毒片、桑菊感冒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等中成藥, 同時也會食用大蒜、生薑等所謂的“抗病毒食品”。 卻不知, 這樣用反而可能使療效降低。 因為上述幾種中成藥主要的作用是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適用於外感風熱的感冒。 而大蒜、生薑等屬於辛溫之物, 與上述中成藥藥性剛好相反, 同時服用會導致療效下降。

蛋白粉影響抗過敏藥

患有過敏性疾病如鼻炎、濕疹等的患者, 要注意控制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粉是保健食品中的“老牌主力軍”。 但如果攝入富含組氫酸的蛋白粉, 就會產生大量組胺, 此時抗過敏藥往往爭不過組胺, 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常會令過敏症狀去而複返。

維生素E、銀杏影響抗凝劑

維生素E具有抗衰老、美容等保健功效, 是中老年人的常用保健品。 但維生素E不宜與阿司匹林同服, 否則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銀杏葉、人參、當歸等中藥共同的作用是益氣活血, 與阿司匹林或華法林等抗凝劑同用可能造成流血不止。 特別是銀杏葉製劑, 由於其抗凝血作用比較強, 與抗凝血藥合用造成牙齦出血、皮膚淤斑、黑便、血尿的病例屢見不鮮。

此外, 銀杏和某些止痛藥(撲熱息痛、麥角胺)合用還可能引起腦出血。

補鈣產品不能和強心藥及紅黴素、甲硝唑等聯用

有些心臟病的患者可能會用到洋地黃等強心藥, 此時最好不要同時服用含鈣和維生素D的保健品, 否則容易誘發洋地黃中毒。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中心王吉雲副主任醫師建議, 如果老年人骨質疏鬆非常嚴重, 必須補鈣, 應在嚴密監測下應用鈣劑, 最好定期監測血鈣水準和洋地黃不良反應。 如果僅是常規補鈣, 最好通過食療補鈣, 比如多攝入牛奶、豆製品等。

紅黴素與鈣離子結合會形成牢固的絡合物, 延緩和減少藥物的吸收。 而鈣離子和甲硝唑結合會形成沉澱, 既達不到補鈣的作用,

又降低藥物療效。

維生素D影響抗潰瘍藥

消化道潰瘍是常見病, 正在吃含鈣、鎂等抗潰瘍藥(如含碳酸鈣、碳酸鎂的抗酸藥)的人, 不要過量補充含維生素D的保健品, 以防引起高鈣血症或高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