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一到下午就想睡,那是你沒有掌握這個訣竅

吃完午餐就想睡, 下午開會頭腦混噸像漿糊, 工作效率奇差無比……, 許多上班族都有下午打瞌睡的經驗, 為了不讓睡魔影響工作績效, 常常咖啡一杯接著一杯喝。 但專家提醒喝咖啡提神要挑對時間, 至少應該在工作前30分鐘就喝, 以免咖啡因太晚產生效果。

為什麼吃過午餐就想睡?3大可能原因揭曉!

為什麼人一吃了午餐就昏昏欲睡?迄今尚無明確的定論, 但大致有3種可能, 分別與消化食物、血糖變化、睡意的起伏節奏等有關。

1.消化食物:食物在胃中消化時, 血液往胃部集中, 會使流向大腦的血液迴圈變慢。 大腦整體活動變得遲緩, 就容易引發睡意。

2.血糖變化:吃完東西後血糖值上升, 同時會讓一種名喚“食欲素”的荷爾蒙下降, 使大腦發出“已經攝取足夠營養, 血糖值也已上升, 該休息一下了”的訊號, 頭腦逐漸變得不清醒、想睡覺。

3.睡意起伏:一天24小時中,

人的睡意本來就起起伏伏, 有一定的規律性, 一般人睏意最濃的時候在深夜2點至4點之間, 而白天也會有一波較小的睏意高峰期, 恰好是下午2點至4點左右。 此說法與午餐沒有直接關聯。

拒絕午餐後睡魔來擾!快學這5招

雖然午餐過後產生睡意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但若不想讓睡魔在無聲息中偷走工作表現, 不妨跟著日本醫學博士裵英洙學習如何抗疲勞。 他在《疲勞不過夜》一書中提到, 要防止睡魔在午餐後侵襲有5個訣竅, 其中多數上班族習慣的喝咖啡提神作法, 應提早在午餐時段飲用, 若等到下午茶時段才喝, 工作往往已經被睡魔干擾一大半了。

1.選擇離公司較遠的餐廳用餐:

中午走到離公司遠一點的地方用餐, 回程順便將散步當做運動, 可讓頭腦在下午多保持一點清醒。

2.選擇配菜品項多、口味清淡的餐點:

配菜增加, 不但能增加筷子夾菜和口腔咀嚼的時間, 每一口的份量也比較少, 相對會拉長吃飯的時間, 避免口腹太快獲得滿足, 以免血液急速朝消化器官集中,

進而延緩睡意來襲的時間。

3.錯開一般用餐的時間:

避免在午餐尖峰時段用餐, 選擇能坐下來慢慢吃的時段, 細嚼慢嚥可以減少胃部消化的負擔, 刺激飽食中樞, 防止過飲過食。 吃太多或吃太快, 都容易出現飯後想睡覺的情況。

4.餐前或用餐時就開始喝咖啡:

一般來說, 咖啡中的清醒成分“咖啡因”, 需在人體攝取後, 經過30分鐘才會開始發揮作用, 因此當瞌睡蟲發威才喝咖啡, 往往提神速度不如預期。 若要讓下午的頭腦保持清醒, 建議的作法是用餐前或用餐中就開始喝, 這才是擊敗午後睡意的絕佳時機。

5.將超緊張的工作安排在午餐後:

午餐後的第一個工作如果是單調的事務工作, 或是只需要聽取報告的會議, 睡意肯定會找上門來。 建議在午餐後安排最能提起個人幹勁的工作、或是絕對會緊張的會議、一吃完午餐就必須要外出的行程等, 策略性地安排下午的工作內容, 讓睡魔無法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