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大暑小暑有米懶煮 應多食用低糖低鹽高蛋白的食物

二十四節氣·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 熱也, 就熱之中分為大小, 月初為小, 月中為大, 今則熱氣猶小也。 ”暑, 表示炎熱的意思, 意指天氣開始炎熱, 但還沒到最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 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 民間有“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之說。

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小暑時節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五日後, 蟋蟀離開了田野, 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再過五日, 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所謂“春夏養陽”。 由於出汗多, 消耗大, 更要注意勞逸結合, 保護人體陽氣。

廣州有句老話講:“大暑小暑有米懶煮”, 就是說天氣炎熱胃口不好。 小暑時節多雨、高溫, 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 更加多發頻發。 因此, 飲食要清淡, 營養要均衡, 即中醫所謂“夏季暑濕, 適宜清補”。

夏季應多食用低糖、低鹽、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 儘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 非常適合小暑節氣食用。 冬瓜薏米陳皮老鴨湯, 是解暑營養又開胃的好選擇。 白蘿蔔、番茄等化濕通淤、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 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綠豆湯等適合暑天飲用。

而且, 夏季歸心, 而心喜涼, 宜食酸, 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 比如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鳳梨、芹菜等。

烹調方面, 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 輔以適量的醋、醬、蔥、薑、蒜和芥末, 可促進食欲和消化, 還抑菌、降脂、調血壓。 (張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