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日常生活中養成這些習慣可以讓你排便順暢

人體最健康的排便時間就是清晨了, 想必現在便秘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 那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哪些好習慣以確保我們每天能夠正常順暢地排便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怎樣做到讓排便順暢吧!

良好的排便習慣應該怎樣養成?

1、首先大家要合理作息不要熬夜, 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2、堅持每天睡前喝早上起床喝一杯溫開水, , 早上起床後的一杯溫開水, 有助於刺激胃腸蠕動, 對排便和健身都有利, 如果是蜂蜜水就更好了

3、喝完水後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蹲廁, 沒有便意也要堅持蹲廁,

蹲下後並作提肛運動刺激大腸蠕動, 效仿排便動作, 時間按正常的排便時間就好。

4、外出旅行多喝水

有些人在家排便正常, 一出門好習慣就被打亂。 當人們旅行穿越不同時區時, 會影響生理節奏, 進而導致腸胃功能失調, 造成便秘, 喝大量的水有助於保持腸胃運動。

5、少喝含糖飲料

腸道中的壞細菌喜歡以糖為食, 進而放緩了腸道蠕動的速度。 因此, 喝含糖飲料會導致腸壁腫脹, 最終造成便秘。 可以在白開水中加入漿果, 不僅增加口感, 還能為腸道提供有益的膳食纖維。

6、多食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在腸道內不被消化吸收, 是形成固態大便的主要原料, 食用麥片、麩子、蔬菜、水果等膳食纖維較多時, 大便的量也會多, 俗話說“一斤紅薯兩斤屎”“吃得朵拉的也多”。

而多食牛奶、雞蛋、魚蝦肉類等食物, 大便量會較少, 為保證每天能解成形大便幫助排出食物殘渣, 應“三分肉七分蔬菜”, 只有大便達到一定容量, 到達直腸後才能誘發排便神經反射。

7、多飲開水和淡茶

正常成人胃腸道每天分泌約有6-8升的胃液、腸液、胰液和膽汁用於小腸內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轉運, 小腸和結腸又可大量再重吸收水份, 從糞便排出的水含量約100-150ml左右。 因此, 成年每天至少7~8杯, 才能保證腸道水份分泌和吸收的迴圈。 提倡飲用白開水和淡茶水。 濃茶和咖啡含較多茶多酚等能減慢腸蠕動, 腸道水分回吸收增多導致大便幹結, 乳果糖的高滲透作用致水份吸收減少大便變稀。

8、運動不過量

適量運動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 但如果運動過量, 大量血液會從腸道流向肌肉, 這就放緩了消化道的移動速度。 如果從事1個小時以上的運動, 在鍛煉前的4~6個小時內, 避免攝入咖啡因, 也不要吃高脂和高纖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