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供暖以後常燥熱 如何緩解身體不適

暖氣太燥應該如何緩解不適

北方已開啟供暖模式, 再加上北方特有的乾燥氣候, 出現皮膚乾燥皴裂、口乾舌燥、咽喉幹痛已經是最輕的症狀了。 重者就很可能口舌生瘡、流鼻血、麥粒腫等熱毒外發症狀紛紛登場。

那如何在享受暖氣帶來的溫暖的同時, 避免燥熱產生的不適?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一是外套要厚, 打底要薄, 方便穿和脫, 減少因室內溫度高又穿的多引起的集熱;

二是增加室內濕度, 加濕器, 多養水生植物, 並定時開窗通風換氣;

三是適當飲食, 適量吃水果, 尤其是涼性的, 例如梨, 柚子等時令水果, 這些水果祛火的效果較好。 已經上火的人, 要避免吃熱性的水果和食物, 例如橘子、龍眼、巧克力、麻辣火鍋等。 多喝水, 可加入百合、麥冬、膨大海之類性涼滋陰潤燥的藥材。

供暖以後要預防這些疾病

來暖氣後, 室內乾燥, 丟失的水分就更多, 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環境中, 心血管、泌尿系統等身體五大部位都會跟著“遭殃”。

呼吸系統症狀:嘴唇乾裂、鼻咽乾燥、乾咳聲嘶

呼吸道如果是持續長時間缺水, 就會導致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減少, 灰塵、細菌等也就會趁機附著在黏膜上, 刺激喉部引發咳嗽,

還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 發生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屋裡有了暖氣後, 乾燥溫暖的室內無異於給病菌的生長提供了溫床。 當空氣濕度低於40%的時候, 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發感染的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 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疾病。

心血管症狀:心慌、胸悶、頭暈眼花、血液黏度高、血壓改變

心血管系統推動全身的血液迴圈, 暖氣過熱“搶走”人體的水分, 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 引起血壓下降及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

另外, 屋裡暖氣過熱, 和室外溫差太大, 可能導致血壓波動大、冠狀動脈“不堪重負”, 引發冠心病。 同時, 對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 “暖氣病”引發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導致心慌、胸悶等症狀。

泌尿系統症狀:尿量減少、尿道感染、尿路結石

來了暖氣後屋內太幹, 體內水分丟失多, 如果你又經常忘喝水, 尿量也就會越來越少。 正常人尿量應該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 這個容量的尿量能起到沖洗尿路、避免泌尿系統感染的作用, 如果尿量過少, 就不能正常沖洗我們的尿路了,

這樣就會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結石的風險。

長期呆在暖氣屋裡的人, 更應該多喝水, 不妨隨身帶個密封嚴實的小水杯, 裝上水, 就不至於總不記得喝水。

皮膚症狀:容易乾燥、瘙癢、出現皺紋

來了暖氣後, 室內溫度較高, 更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 使皮膚纖維失去韌性而導致斷裂, 從而形成無法恢復的皺紋。 人們以為這樣不會得濕疹了, 其實, 皮膚乾燥, 缺少水分滋養的皮膚會瘙癢, 癢了多難受呀, 那就撓一下唄, 可不當抓撓還會弄破了皮膚, 也就難免造成濕疹。

另外, 冬季戶外風大物燥, 室內室外的環境變化會影響淚液的迴圈, 造成乾眼症。 同時眼結膜乾燥極易增加患“紅眼病”的風險。

上一篇:牙痛是上火嗎 盤點7個引起牙痛的原因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暖氣供暖冬季養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