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熬夜上網的健康是非 傷身短命由此開始

現在的工作生活, 大概你一刻也離不開電腦。 工作的時候需要依賴它, 下班之後更需要從它身上尋找休閒娛樂的樂子。 還有的人, 徹夜不眠擁著一台電腦一根網線過通宵。 你說只要的生活方式, 能不帶來短命的危機嗎?今天我們就來徹查一下, 電腦和健康的是是非非。

在現代社會中, 電腦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在給人們帶來諸多方便的同時, 也帶來了一些煩惱和憂慮, 特別是長期熬夜上網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是比較直接的。

首先, 熬夜上網會讓人睡眠不足, 得不到充足的睡眠,

破壞了人體正常的代謝過程, 使人的神經系統紊亂, 使人產生慢性疲勞, 容易生病。 使人早衰。 現代醫學認為。 人的生命是隨著晝夜變化的節律而進行的, 人體的生物鐘也隨著晝夜變化的節律起著“主控鐘”角色, 夜晚的睡眠不僅主管著人體松果體分泌褪黑素, 還影響著各組織臟器體液與激素的分泌。 如果睡眠不足, 必將會使人體物鐘發生紊亂而起不到主控機體平衡的作用, 進而使疾病發生, 損壞身體健康。

據測定, 由於操作電腦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眼、手指快速頻繁運動, 使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加之熬夜而睡眠不足會使體內一些激素平均分泌量較正常人高50%, 特別是腎上腺素、去甲腎上素的升高,

將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液粘滯增高, 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增高, 長時間的處於這種狀態下, 人體的各種正常運行規律就會被打亂, 激素的分泌規律也會向著不利於人體健康的方面逆行發展, 心臟病及至卒中等致命性疾病就會悄然而至。 同時睡眠不足還可造成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潰瘍病、糖尿病、高血壓等, 並可引發或加重失眠症、神經官能症。 此外, 據日本醫學界的研究, 長期無節制熬夜於網路的人比正常人更易罹患癌症。 分析指出, 夜間是體內細胞裂變的高峰期, 夜晚不睡覺加之神經中樞持續的興奮, 機體就很難控制住細胞的裂變;因為癌細胞是在細胞分裂中產生的, 而正常k細胞的分裂多在睡眠中進行。
當打亂這一規律使之紊亂後, 就會導致細胞突變, 從而產生癌細胞。 以胰腺癌為例, 發病率可高出一般人的3—4倍。

從心理醫學的角度來看, 因熬夜而睡眠不足還會造成人的心理疲勞, 情緒發生不良變化, 引起焦慮、憂鬱、急躁等反應。 更嚴重的是, 有的人可能因此而出現喜怒無常的雙重人格, 甚至引發精神病。 而通宵達旦地上網的人往往心馳神往而欲罷不能, 久而久之, 就容易患上“互聯網成癮綜合症”, 而其表現為對網路操作出現時間失控, 而且隨著樂趣的增強, 欲罷不能, 難以自拔。

患者多沉湎于網上自由說談或網上互動遊戲, 並由此而忽視了現實生活的存在, 或對現實生活不再滿足。 初時只是精神上的依賴,

渴望上網邀遊衝浪, 爾後可發展成為軀體的依賴, 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 嚴重者還會在生活中出現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

該病的典型表現包括:情緒低落、無愉快或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鐘紊亂、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價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維遲緩、有自殺意念和行為、社會活動減少、大量吸煙、飲酒和濫用藥物等。 同時, 由於眼睛長時間注視電腦顯示幕, 視網膜上的感光物質視紫紅質消耗過多、若未能補充其合成物質維生素A和相關蛋白質, 就會導致視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適應能力降低等。

因此, 常熬夜上網是一種不健康、不科學的生活方式。 每次熬夜, 對於人體都是一次打擊, 都可損害人體的健康。 但不可否認, 網路作為第四媒體的力量和號召力已經越來越大, 因為網路帶給我們諸多的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只要我們能以一種平和的心態, 且正確掌握好上網的時間, 就可以真正從內心裡去感受網路所帶給我們的便捷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