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多吃菜不吃主食的觀念是錯誤的

五穀雜糧是我們人體飲食必不可少的, 而且要占大部分。

在我國, “五穀”的說法已有相當久遠的歷史, 人們以穀物為主的飲食習慣也已沿襲了數千年之久。 古書《周禮·職方氏》將“五穀”指定為黍、稷、菽、麥、稻五種糧食作物, 這一說法最後逐漸形成習俗。 其中, 黍指玉米, 也包括黃米, 稷指粟, 菽指豆類。 到如今, “五穀”已經成為一種籠統的稱呼, 泛指各種糧食作物, 或者稱為“五穀雜糧”, 包括細糧(如稻米、小麥等)、粗糧中的穀類(如玉米、小米、高粱、紫米、燕麥、蕎麥等)、豆類(如大豆、蠶豆、豌豆、紅豆等)、薯類(如紅薯、馬鈴薯等)以及其他雜糧。

那麼, 五穀雜糧對春季養生有什麼意義呢?怎樣食用才更有利於春季的健康?這是我們在這一章裡將要談到的內容。

五穀是生命的原動力, 所以我們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 不能忽略五穀雜糧。

“得穀者昌, 失穀者亡。 ”我們的先賢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深刻認識到五穀的重大養生保健作用。 《隨意居飲食譜》裡說道: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貧人患虛症, 以濃米湯代參湯, 每收奇效。 病人產婦, 粥養最宜。 李時珍也說, 米油是窮人的人參湯, 嬰兒食米油, 百日則肥白。

民間以立春日為一年農事的開始。 立春俗稱“打春”, 史載, 周武王曾責令地方每年舉行“迎春”儀式, 即各地方官員要在立春前一日沐浴素服, 步行至郊外“迎春”;次日要聚集鄉民,

焚香叩拜, 使“芒神”舉鞭抽打土牛, 意在打去春牛的惰性, 好迎接全年的豐收, 也意在宣告春耕播種工作的開始。 後來, 人們將春牛改土牛為竹篾紮制的, 用紙糊起來, 裡面裝入五穀或花生、核桃、棗等, 象徵五穀豐登之意。 由此可以看出, 古代人們對五穀雜糧的重視程度。

我國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諺語:“人是鐵, 飯是鋼, 一頓不吃心發慌。 ”作為主食的飯, 就是以穀類為原料蒸煮而成的, 它在人們的飲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學者、養生家均認為“飯為百味之本”, 所以, 無論是古代的《黃帝內經》還是現代的中國, 更包括很多西方國家, 其膳食指南都強調了糧食的重要性。 《黃帝內經》認為, 飲食調養應以“五穀為養,

五果為助, 五畜為益, 五菜為充”為原則, “五穀為養”強調了人們日常所必需的能量和蛋白質, 主要應由五穀糧食供給, 糧食是中國人的主食, 是生命的原動力。

穀類的營養價值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 碳水化合物是穀類的主體營養素, 一般占70%以上, 主要是澱粉, 還有纖維素和半纖維素。 所以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第二, 穀類中植物蛋白質含量豐富, 它對改善貧血、增強機體的免疫力、維持人體髮膚的健康都有重要意義。 但由於其中的氨基酸組成不佳, 因此, 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不夠高。 但若能將穀類與豆類混吃, 則可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 古人把豆類作為五穀是符合現代營養學觀點的。 第三, 穀類中脂肪含量較低,

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能維持細胞膜的相對通透性, 以保證人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其油脂屬於優質食用油。

穀類經過加工調製可製成多種主要食品, 也常作為釀造業的原料。 穀類食物是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尤其是粗糧、雜糧未經過精加工, 能夠把糊粉層保留下來, 因此也同時把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保留了下來。 中國人很容易缺乏維生素B1, 維生素B1能作為輔助酶參加碳水化合物的代謝, 還能增進食欲, 促進消化, 維護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行, 對健康是極為有益的, 而雜糧恰恰彌補了這一缺失。 雜糧中的膳食纖維又具有降糖、降脂、通便、解毒、防癌和增強抗病能力等功效。

因此, 要達到平衡膳食, 促進健康, 就必須遵從“食物多樣, 穀類為主”的原則。 以上是針對五穀在飲食中的地位, 希望對大家樹立正確的養生觀念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