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睡前是補鈣最佳時間 空腹不宜補鈣

什麼時候補鈣是最佳時期呢?

專家指出, 在人的一生中, “兩頭”和“中間階段”最容易缺鈣, 也是補鈣的最佳時期。 “兩頭”是指兒童和老人。

兒童和青少年期, 孩子生長發育快, 對鈣的需求量大。 進入老年期, 鈣的流失明顯增加, 女性50歲左右, 男性65歲左右開始出現骨鈣 丟失, 並持續整個晚年期。 “中間階段”是指女性的妊娠期和哺乳期, 一個人擔負著“兩個人”的營養重任。 人生的這些特殊生理期, 由於機體對鈣的需求量增多或 鈣的丟失加速, 使機體處於鈣饑餓狀態, 此時補鈣不僅吸收率高, 同時也能有效預防鈣缺乏的相關疾病。

深圳市某醫院營養科朱主任告訴記者, 補鈣最好方法是科學飲食, 最好的補鈣食品應該是乳製品、豆製品及海產品等, 含鈣豐富且易於吸收。 除了食物之外, 多是通過鈣劑來補充, 不過, 在補鈣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量, “不能超過每天攝入的標準,

每天鈣的攝入量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

補鈣時機是每天晚上臨睡前

補鈣是要講究科學方法的。 朱主任說, 專家通過對人體鈣代謝生理作用的研究, 指出一天中最佳的補鈣時機是每天晚上臨睡前。 在鈣調節機制的作用下, 機體血液中的鈣每天有50—200毫克從尿中排出。 白天人體攝入的膳食中含有400—500毫克鈣, 人體可以從食物中得到鈣以維持血鈣平衡。 到了夜間, 仍 有尿鈣排出, 此時已沒有膳食鈣補充, 血液中鈣的動態平衡就會被打破, 為了維護血鈣平衡, 人體自身保護機制就會從鈣庫——骨骼中提取一部分鈣。 人體內各種調 節鈣代謝的激素在晝夜間分泌也各有不同, 導致血鈣水準在夜間較低而白天較高。

夜間的低鈣血症可能刺激甲狀旁腺激素分泌, 抑制降低鈣素分泌, 使骨組織中破骨 細胞的數量和活性增加, 加快骨鈣的分解。 如果在臨睡前補充鈣, 就能為夜間的鈣代謝提供充足的原料, 增加血液中鈣的濃度, 減少心臟病、中風(卒中)、哮喘、 肺氣腫等疾病的發生, 不必動用骨骼當中的鈣。 同時, 一天中骨骼對鈣的吸收力度最大的時候也發生在夜間, 睡前服鈣片或喝牛奶, 加1—2片蘇打餅乾, 是全球公認的補鈣經典策略。

而白天補鈣的話, 由於膳食中的植物性食物一般含有較多的草酸和鞣酸, 草酸和鞣酸可以和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的鈣鹽, 不能被人體利用而直接排出體外。 動物性食物又含有大量脂肪, 過多的脂肪酸可以與鈣離子結合形成脂肪鈣,

也不能被人體所利用。 在進餐時補鈣, 會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下降而造成浪費, 而胃酸又有利於鈣的降解和吸收, 故白天補鈣最佳時間是餐後1小時左右。

空腹時切勿補鈣

此外, 朱主任還提醒空腹一定不要補鈣。 因為經口服途徑攝入的鈣, 無論是食物中的鈣還是各種鈣劑中的鈣, 進入人體後均需在胃酸作用下解離成鈣離 子。 沒有胃酸的分解消化, 鈣就不能很好地被機體吸收利用。 胃酸的分泌, 取決於神經、體液或人體生物鐘代謝的調節, 更主要是取決於食物的攝入時間。 當食物在 口腔內被咀嚼時, 胃壁細胞就開始準備分泌胃酸。 “胃酸不僅可以解離食物中的鈣和各種鈣劑中的鈣,

同時對鹼性強的鈣劑有一定的中和作用, 可以減少其對胃黏膜的刺激, 補的鈣不能被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