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痛風急性期飲食

痛風越來越成為現代人患上的疾病, 而其主要原因長期患病日積月累的結果, 但是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原因則是不規律飲食習慣和不調養造成的, 當然, 痛風急性期飲食也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問題, 那麼在患病期間吃什麼最好呢?怎樣才能吃上既能填飽肚子也能對痛風痊癒有好處的食物呢?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

一、什麼是痛風?大魚大肉為什麼會引起痛風發作?

(1)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症, 嘌呤代謝障礙, 屬於關節炎的一種。 通常醫生會建議痛風人群飲食要清淡, 不宜“大魚大肉”。

(2)為什麼“大魚大肉”會引起痛風的發作呢?現代醫學“大魚大肉”消化後會產生大量的嘌呤物質, 而痛風人群往往在分解嘌呤代謝產物—尿酸產生缺陷或障礙。 傳統醫學認為“大魚大肉”性寒, 人們消化吸收後容易沉積在遠離心臟血流較少肢端關節處, 形成又寒又實等病證,

堵塞經絡造成痛風。 從營養成分上看, 嘌呤是所有食物, 包括人體自身都含有的一種物質, 只是不同食物中嘌呤含量不同而已。 “大魚大肉”是嘌呤含量最多的食物之一, 痛風發病期間如果食用會導致尿酸進一步增高, 更加無法排泄。

二、痛風人群應該怎樣合理飲食?

一旦病人被診斷患了痛風, 通常醫生都會告誡病人少食“大魚大肉”。 實際上 痛風分為急性發作期和慢性期, 從臨床營養學角度劃分這兩個時期的合理飲食原則是不同的, 只要飲食結構適當調整, 淺嘗輒止的“大魚大肉”未嘗不可。

1、痛風急性發作期合理飲食原則

痛風急性發作時要儘快終止其發作症狀, 儘快控制住急性痛風性性關節炎, 此時需要積極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攝入,

減少尿酸的來源, 用一切治療手段促進尿酸從體內排泄。 這一時期禁食“大魚大肉”。

(1)限制嘌呤。 急性期應選用低嘌呤飲食, 每日攝入量在150mg之內, 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 如動物內臟、沙丁魚、鳳尾魚、鯖魚、小蝦、扁豆、濃湯及菌藻類等。

(2)限制能量。 痛風症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等症關係密切, 痛風人群在急性發作期應以八分飽為宜, 適量增加運動, 晚飯後安排一小時的運動(散步、快步走)都對限制能量有幫助。

痛風急性期飲食比平常要更加謹慎小心, 既不能吃發物也不能吃辛辣酸冷的食物, 當然除飲食習慣外, 對作息時間和身體鍛煉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痛風患者不僅要去正規的醫院的接受治療,

更應該在各方面注意, 早日康復才能儘快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