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秋季運動六注意事項 防秋燥防拉傷防空腹

秋季氣候宜人, 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 但此時隨著天氣轉涼, 人體陰陽氣血處于收斂內養階段, 代謝水平相對較低, 故秋季運動不宜過于劇烈。 運動項目宜選擇如慢跑、快速步行(每分鐘大約110-120步)、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跳繩、游泳、打太極拳等。 在運動過程中, 一定要注意初秋運動的“六防”, 才能做好養生保健, 不妨來看看!

初秋運動的“六防”

1、防秋燥

從悶熱的夏季進入秋天, 一下子氣候干燥起來, 溫度也降低不少, 人體容易積存燥熱。 秋季空氣中濕度減少, 容易導致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癥狀, 運動時更容易流失水分。

每次鍛煉后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 如梨、蘋果、芝麻、蜂蜜、銀耳、乳類、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 如果運動量較大, 出汗過多, 可在開水中加少量食鹽, 以維持體內酸堿平衡;有條件的可以喝一些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防止肌肉出現痙攣。 如進行長跑鍛煉, 還要飲用適量的糖開水, 以防低血糖, 出現頭暈、出虛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應。

2、防拉傷

人的肌肉和韌帶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 粘滯性增加, 伸展度下降, 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 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下降, 運動前若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 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

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可因人而異, 一般以做到身體發熱為宜。 做完準備活動后, 無論進行舒緩或較急促劇烈的活動, 身體都能適應, 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如果懷疑肌肉拉傷或者已經拉傷, 首先用彈力繃帶或使用護膝固定患處, 保持靜臥;其次在繃帶上放置冰袋或濕毛巾, 進行冷敷。 處理完這些后, 將患者及時送至醫院。

3、防空腹

有的人習慣早上起床就先去鍛煉, 練完再吃早飯, 這樣對身體不太好。 因為運動時身體會消耗大量的能量, 經過一夜的消化和新陳代謝, 前一天晚上吃的東西已經消化殆盡,

身體中基本沒有可供消耗的能量了, 如果還在腹中空空、饑腸轆轆時鍛煉, 很容易發生低血糖, 對老年人來說更為嚴重。

所以起床后運動前應該適當喝些糖水或吃點水果“墊一墊”, 這樣讓身體得到一些啟動的能量, 會更有利于健康。 在鍛煉后, 可以休息二三十分鐘再吃飯, 這樣可以使心肺功能恢復穩定, 同時也令胃腸系統有適當的準備。

4、防中暑

立秋已過, 但“秋老虎”帶來的高溫炎熱還將持續一個多月。 再加之秋季天高云淡, 紫外線照射強度大, “中暑”的余威仍在威脅著人們的健康。

進行戶外活動時要做好防曬措施;及時補水, 不要等口干舌燥時才喝水, 運動后喝點淡鹽水, 補充在運動過程中流失的鹽分;不宜空腹運動,

因為空腹時易中暑;戶外活動中如果覺得不舒服應立即停止, 并到陰涼處休息。

5、防受涼

秋日清晨氣溫低, 記得帶件長袖外套去戶外活動, 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 鍛煉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 應待身體發熱后, 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

鍛煉后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 以防身體著涼。 運動后, 出了一身汗, 如果不及時擦去, 它會慢慢蒸發。 本來運動后身體發熱, 身體會因為汗液的蒸發而流失熱量, 這樣一冷一熱的刺激, 很容易引發感冒。

在運動衣材質的選擇上, 不少人認為純棉衣服舒適、吸汗, 但實際上, 選擇透氣性相對較好的聚丙烯材質, 會更合適。 運動后要及時擦汗!

6、防運動過度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 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 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 即運動量不宜過大, 以防出汗過多, 陽氣耗損, 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體弱者, 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 登高速度要緩慢, 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

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