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用黄酒养生让你更健康

黄酒养生是一个传统的养生方法, 黄酒含有众多微量元素, 黄酒不仅能美白皮肤, 延缓衰老。 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种正确使用黄酒的小常识,

让你喝的更舒心。

1、活血祛寒, 通经活络

在冬季, 喝黄酒宜饮。 在黄酒中加几片姜片煮后饮用, 既可活血祛寒, 通经活络, 还能有效抵御寒冷的刺激, 预防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 黄酒虽然酒精度低, 但饮用时也要适量, 一般以每餐l00克—200克为宜。

2、抗衰护心

在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组成的“四大家族”中, 当数黄酒营养价值最高, 而其酒精含量仅为l5%—l6%, 是名副其实的美味低度酒。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 其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并含有21种氨基酸及大量B族维生素, 经常饮用对妇女美容、老年人抗衰老较为适宜。

人体内的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黄酒中已检测出的无机盐有l8种之多, 包括钙、镁、钾、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

其中镁既是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和细胞呼吸酶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 也是维护肌肉神经兴奋性和心脏正常功能, 保护心血管系统所必需的。 人体缺镁时, 易发生血管硬化、心肌损害等疾病。 而硒的作用主要是消除体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 因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癌、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的作用。

3、引药归经

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 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 起“向导”的作用进行针对性治疗。 它们不仅与汤剂配合, 更广泛地和成药相配合在一起应用。 另外, “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

在一张处方中, 需不需要药引子, 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 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

黄酒不仅能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 易于人体吸收, 还能借以引导药效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 在唐代, 我国第—部药典《新修本草》规定了米酒入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醨不同, 惟米酒入药用”。 米酒即是黄酒, 由此可知, 历来人们用黄酒作酒基制成养生和医用治病的酒, 而且说明黄酒与中药药剂有一种天然的糅合因子或亲和性。

白酒虽对中药溶解效果较好, 但饮用时刺激较大, 不善饮酒者易出现腹泻、瘙痒等现象。 啤酒则酒精度太低, 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 而黄酒酒精度适中, 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

4、祛腥膻、解油腻

黄酒在烹饪中的主要功效为祛腥膻、解油腻。 烹调时加入适量的黄酒, 能使造成腥膻味的物质溶解于热酒精中, 随着酒精挥发而被带走。 黄酒的酯香、醇香同菜肴的香气十分和谐, 用于烹饪不仅为菜肴增香, 而且通过乙醇挥发, 把食物固有的香气诱导挥发出来, 使菜肴香气四溢、满座芬芳。 黄酒中还含有多种多糖类物质和各种维生素,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用于烹饪能增添鲜味, 使菜肴具有芳香浓郁的滋味。 在烹饪肉、禽、蛋等菜肴时, 调入黄酒能渗透到食物组织内部, 溶解微量的有机物质, 从而令菜肴更可口。

5、促进子宫收缩 舒经活络

黄酒性热。 产后少量饮用此酒可祛风活血、避邪逐秽、有利于恶露的排出、促进子宫收缩、对产后受风等有舒经活络之用。

除此之外, 利用黄酒还可以做出味美并具有一定医疗作用的食品, 例如黄酒和桂圆或荔枝、红枣、核桃、人参同煮, 不仅味美, 而且具有一定益补气血之功效, 对体质虚弱, 元气损耗等有明显疗效, 这种功能优势更是其他酒类饮品无法比拟的。 但饮用过量容易上火, 并且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饮用时间不宜超过l周, 以免使恶露排出增多, 持续时间过长, 不利于早日恢复。

6、辅助医疗

黄酒多用糯米制成。 黄酒在酿造过程中, 注意保持了糯米原有的多种营养成分, 还有它所产生的糖化胶质等, 这些物质都有益于人体健康。 在辅助医疗方面, 黄酒不同的饮用方法有着不同的疗效作用。 例如凉喝黄酒,

有消食化积、镇静的作用, 对消化不良、厌食、心跳过速、烦躁等有显著的疗效;烫热喝的黄酒, 能驱寒怯湿, 对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及跌打损伤患者有益。

黄酒是酒更是药酒, 为了让酒的养生功效发挥最大效果, 所有千万不能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