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潤養進補在秋冬交替時節

所謂的四季五補指的就是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 在這樣的相互關係上, 現在已經是秋冬交替時節, 冬補非常重要, 冬天時候進補對於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非常重要。 尤其是老年人們由於機體功能的減退, 抵抗力下降, 在冬天時候更容易感覺寒冷需要進補, 這樣能夠增強免疫力, 促進身體健康, 是吃藥無法達到的效果。 根據中醫所說的“虛則補之, 寒則溫之”原則, 在秋冬交替時節進補更應該順其自然, 注意養陽, 以滋補為主。

一、粥羹養陰潤肺

乾燥的氣候環境很容易消耗人體的滓液, 如不及時化解, 常會出現口幹、唇幹、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幹結、皮膚乾燥等症狀。 霜降屬秋未時節, 此日寸五臟屬肺, 肺主一身之氣, 要防治乾燥症狀, 關鍵在於養肺潤燥。 而對於乾燥症狀明顯的人群來說, 則可通過進補藥粥、藥膏來達到潤肺的目的, 如麥門冬粥、川貝母蒸梨羹等, 都可起到養陰潤肺的功效。

二、平補生津潤燥

飲食養生應講究平補, 以生津潤燥為主, 可多吃些白薯、山藥、藕、蜂蜜、大棗、芝麻、核桃等生津潤燥、固腎補肺的食物。 此外, 冬令時節常用的進補中藥有麥冬、百合、地黃、甜杏仁、玄參、川貝母、白果、西洋參、黨參、白術等。 然而,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藥補不如食補”, 而且即使是藥補, 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 不能亂補。 尤其是老人, 由於體質較弱, 且不少人同時患有多種疾病, 一旦進補不當, 不但起不到調養身體的作用,

還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對於小孩來說, 則應順應節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增酸減辛的進補方式。

三、健脾養胃助補

霜降進補, 調養脾胃是關鍵。 因為, 秋季進補是為冬季進補打基礎的, 而脾胃是後天之本, 是氣血生化之源, 就是說, 冬季進補能不能達到高效,

關鍵在於脾胃是“受補”還是“不受補”。 飲食上, 可常食用有益於健脾的山藥、薏米、紅棗、四季豆等。

在冬季時節到來之際, 應該多喝水、多吃水果, 適當煮些滋陰養肺的粥來喝, 可以去除燥熱, 防止乾燥。 百合、銀杏、枸杞、蓮藕等等都是常用來搭配粥的食物和藥材。 對於在秋冬交替季節胃道疾病是復發高峰期, 所以在這個季節的飲食要以健脾養胃為主, 多吃一些豆角、芥菜、板栗等等進補佳品, 蝦、魚、冷飲等等寒涼食物就要少吃啦, 避免引起胃病復發, 最後還可以適量的吃些山楂、柿子等酸味食物來收斂陽氣, 總而言之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 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