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疾病

雨季來臨哮喘患者勿停藥不可貪涼

心血管病患者

醫療氣象學研究發現, 低氣壓會引起心臟病發作。 低氣壓最集中的日子就是夏天的雷雨季節。 在暴風雨來臨之前, 總有一段時間讓人感到特別悶熱潮濕。 此時, 空氣濕度大、對流不通暢, 心血管病患者會感覺特別“憋氣”, 會出現胸悶和氣促的現象。

廣東省人民醫院高血壓專科主任醫師馮穎青說:“由於雷雨頻繁, 這段時間來就診的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明顯增多。 究其原因, 主要是天氣潮濕悶熱、氣壓急劇波動時, 會引發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 使心率加快, 血壓升高, 心肌耗氧量增加, 因而容易導致心梗、心衰、心絞痛的發生。

馮主任提醒, 夏季炎熱(尤其是雷雨前悶熱)會令人睡不安穩, 以至於血壓也不穩定, 第二天出現頭暈、心慌。 所以, 在這種天氣裡, 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保健, 出現不適時, 及時就醫。

1、避免暴曬。 在雷雨過後, 太陽往往特別毒, 每天中午的氣溫高達34℃-35℃, 在這樣的烈日下, 很容易讓人血壓驟升。 馮主任認為, 高血壓患者最好避免在正午時分在烈日下暴曬, 不然很容易引起心梗、中風的發生。

2、室內外溫差別太大。 當你滿身大汗從大街上回到家裡的時候, 千萬別立即進入空調房。 馮主任說, 患高血壓的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 他們本身自我調節體溫的能力就比較差, 當室內外溫差較大的時候,

也容易使血壓飆升。

3、避免淋雨感冒。 感冒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大事, 可對於老年人(尤其是心臟病患者)來說, 則是個危險的信號。 感冒後抵抗力下降, 細菌病毒容易乘虛而入, 若不及時治療, 往往容易引發或加重心臟病。 同時, 感冒也是心梗急性發作、肺心病發生心衰或合併感染的重要誘因。

4、保持情緒穩定。 潮濕悶熱的天氣也會影響情緒, 心神不寧的人常常表現為心煩、緊張不安、愛發脾氣, 還會影響睡眠品質, 難以入睡、多夢易醒或早醒, 容易出現血壓升高。

哮喘患者

加拿大渥太華健康研究院的科研人員通過六年的觀察發現, 雷雨天哮喘患者來醫院的頻率會增加15%。 這一現象在臨床醫生那也得到證實。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陳虹說, 這段時間哮喘頻繁發作的患兒明顯增多。 這與天氣悶熱、缺氧有很大的關係。 在低壓環境中, 由於空氣中的氧分含量降低, 人容易出現血氧不足。 在低壓缺氧狀況下, 哮喘患者常常會感到喘不過氣、呼吸困難。 陳虹建議———

1、夏日雷雨季哮喘患兒不宜停藥, 可在醫生指導下維持小劑量用藥, 避免哮喘頻繁發作。

2、切勿貪涼, 空調溫度以自我感覺不冷不熱為好。 空調導致的室內室外溫差過大也成為哮喘發作的重要誘因之一。 由於貪涼, 不少家長把空調的溫度調得很低, 晚上睡覺若孩子踢被子, 容易受涼感冒而導致哮喘發作。

癲癇患者

據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癲癇中心副主任醫師黎冰梅介紹,

最近一個月該院癲癇中心接收了許多癲癇患者。 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有很多種, 比如精神壓力過大、焦慮或抑鬱時發作次數會增加。 還有一些患者屬於“反射性癲癇”, 這些患者在某個特定的感覺性刺激下, 就會誘發癲癇發作。 最常見的是光敏性癲癇, 是由反復閃爍的光刺激誘發的癲癇。 如閃電、看電視、玩視頻遊戲、坐車在路上看透過樹叢間隙的陽光等。 一旦確診為反射性癲癇, 應該儘量避免誘發發作的因素。

1、採取自我保護措施。 出現雷雨天氣時, 可以把家裡的窗簾拉上, 避免閃電時的強光給患者帶來視覺上的刺激。 患者還可以佩戴耳塞, 避免受到雷聲的驚嚇而誘發癲癇。

2、避免熬夜,

保證睡眠。 由於暑熱難耐, 夏季的睡眠品質會受影響, 但是良好的睡眠對癲癇患者又很重要, 所以保持足夠的睡眠對於癲癇患者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