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季女性和兒童最容易被曬傷

火熱的夏天來了, 火辣辣的太陽近了。 這兩天, 一些“日光性皮炎”患者來到醫院皮膚科就診, 他們的皮膚出現了紅腫、輕度灼傷等症狀。

專家表示, 曬傷後的“日光性皮炎”很難根治, 它會促使皮膚提前衰老。 女性和兒童最容易被曬傷, 急性曬傷會出現紅斑、疼痛、脫皮等, 嚴重的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 而慢性曬傷則是陽光中的紫外線破壞了皮膚組織, 減慢了皮膚的新陳代謝, 長久積累就會令皮膚色素沉著、乾燥、起斑、粗糙、衰老。

皮膚越白越怕曬 塗抹防曬霜分清室內外

紫外線是曬傷罪魁

人人都知道要防曬,

可是為什麼有些人採取了不少防曬措施, 但還是會曬黑、曬紅、甚至曬傷呢?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高靜說, 其實, 防曬還是有很多學問的, 既要瞭解紫外線, 還要讀懂防曬霜。

高靜說, 我們每天感受到的太陽光內包含紫外線, 可視光線, 紅外線等不同波長的光線。 其中, 紫外線可細分為長波長的紫外線A, 中波長的紫外線B及短波長的紫外線C, 其中紫外線C在進入大氣層時, 被臭氧層吸收, 能輻射到地面的也就只剩紫外線A(UVA)和紫外線B(UVB)。

紫外線B又稱“戶外紫外線”, 它是引起皮膚泛紅、發炎及曬傷的根源。 不過, 紫外線B受季節和天氣影響很大, 而且只要適當地遮擋就能隔離, 日常生活中, 玻璃、窗簾等都可隔離紫外線B。

紫外線A又稱為“生活紫外線”, 無時不在, 無處不在, 它能穿過玻璃、窗簾進入室內。 紫外線A能深入真皮層, 對皮膚的膠原、彈力纖維甚至纖維母細胞進行破壞, 所以紫外線A不但會激發色素合成使膚色“變黑”, 它也是造成皮膚“老化”及細紋產生的罪魁禍首。

皮膚越白越怕曬

夏天要防曬, 先要躲太陽。 每天10時至14時是陽光中紫外線照射最為強烈的時間, 因此, 人們在室外活動時應儘量避開這一時段。 對陽光敏感的人群, 特別是女性和兒童, 外出應穿長袖衣褲, 戴遮陽帽或打遮陽傘。 在陽光下活動一段時間之後, 要立即在遮陽傘或陰涼處休息。 即使是陰天, 也要注意防曬。 平時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適量吃點脂肪類食物,

以增強皮膚的抗皺活力, 保證皮膚有足夠的彈性。 曬傷後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 切忌自己亂用抗敏霜等。

一般人認為, 黑色吸收光, 皮膚黑的人容易被曬傷。 其實皮膚黑吸收紫外線能力強, 不怕曬, 倒是皮膚越白的人、對光敏感的人, 更容易被曬傷。 陽光長時間地照射在皮膚暴露的地方, 會引起手背、面部發紅、腫脹, 甚至發生水皰。 如果日曬的面積很廣, 嚴重的還會伴隨著全身發冷、發熱、乏力、噁心、嘔吐等症狀, 甚至出現心悸或休克。 此外, 紅斑狼瘡、雀斑等雖然不屬於光感性皮膚病, 但也會因為陽光的照射而加重病情。

防曬指數要讀懂

塗抹防曬霜也是防曬的一種方式。 高靜說, 現在防曬霜的包裝上都寫有防曬指數, 很多人不瞭解防曬指數到底在說什麼。

簡單來說, SPF指數指的是遮擋陽光中紫外線B的指數。 SPF指數越高, 防曬的時間越長。 防曬霜的包裝上還會有PA指數, 這是指防曬霜的遮擋紫外線A的指數。 一般來說, 室內工作者, 防曬霜的防曬指數需求量為:SPF15、PA+就可以了;室外工作者的防曬指數需求量為:SPF30以上, PA++以上, 才能很好地保護皮膚。

塗抹防曬霜也是有方法的, 正確使用防曬霜首先要充分塗抹, 其次要使用耐水性較好的產品;要使用既能遮擋紫外線B、還可大範圍遮擋紫外線A的產品;外出前15至30分鐘時就要塗抹防曬霜;化學防曬霜須每隔2至4小時重複塗抹一次。 不過, 專家也提醒, 防曬不能過分依賴防曬霜, 更重要的是全面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