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打羽毛球扣殺 當心肩膀受傷

人們常說的“肩周炎”事實上是肩關節周圍一系列軟組織疾病的模糊概念

隨著運動健身熱的興起, 因運動受傷的患者日益增多, 他們對運動醫學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近日,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在同時舉行的肩關節論壇上,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鄭小飛副教授指出, 打羽毛球時手臂跨過頭部扣殺的動作對身體的要求高, 若熱身不充分, 肌肉不發達, 就容易導致肩關節損傷, 形成所謂“肩周炎”, 建議及時就診。

肩周炎比你

想像中複雜得多

很多人都有過因肩膀疼痛而影響生活品質的經歷。

鄭小飛指出, 肩痛的人常宣稱自己患有“肩周炎”, 這其實是一種相當常見的誤區——在肩關節疼痛的病人中, 真正是肩周炎的比例只有15%左右。 目前, 國際通用的診斷對真正的“肩周炎”給予科學準確的定義:“凍結肩”和“粘連性關節囊炎”, 其主要症狀表現為因肩關節僵硬而導致的疼痛和活動受限。 人們常說的“肩周炎”事實上是肩關節周圍一系列軟組織疾病的模糊概念, 這跟過去診斷設備、技術落後有關。

近年來, 隨著肩關節外科和運動醫學研究的快速發展, 越來越多的肩痛病因能被明確診斷。 鄭小飛稱, 肩痛常見的病因有肩峰撞擊症、肩袖撕裂、肱二頭肌長頭腱炎等, 此外其他疾病也會導致肩部疼痛,

比如冠心病、頸椎病。

鄭小飛介紹說, 肩關節作為人體最為靈活的一個關節, 能夠在多個方向上靈活運動(球窩關節), 運動幅度大, 但穩固性較差, 易在劇烈的運動中受傷。 肩關節在各種運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別是需要上肢的游泳、排球、體操、瑜伽、羽毛球等, 一旦承受的負擔過重或關節動作幅度過大, 肩關節難免受傷。 例如, 打羽毛球手臂跨過頭部擊球時肩關節處於“外展外旋位”, 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肩關節盂唇撕裂。

打羽毛球

別一上場就大力扣殺

在肩關節運動時, 肩部和上臂的肌肉以及肩袖也參與其中, 起著穩固肩關節的作用, 而肩關節受傷的常見原因是相關肌肉受傷, 跟肌肉沒有得到正確的拉伸與鍛煉有關。

肌肉強壯的人受傷後疼痛感沒有那麼強烈, 甚至沒有感覺。 鄭小飛建議, 運動前的準備運動非常重要, 例如打羽毛球的時候不要一上來就大力扣殺。 熱身時要注意強度從低到高, 適當對肩部及上臂進行拉伸, 緩慢控制上臂旋轉, 使關節與肌肉適應運動的節奏與強度。 人到了30歲以後就不要逞強, 避免挑戰高難度動作。

鄭小飛提醒, 如果運動時肩部出現疼痛, 導致某個動作不敢做, 而且疼痛持續或者反復發作, 就要注意了, 必須立刻停止鍛煉。 這時搽紅花油之類是沒用的, 正確的做法是冰敷, 也許能夠減輕疼痛症狀。 不要指望著這樣就能夠徹底康復, 應儘快看醫生, 做核磁共振可發現很多問題,

但也可能看不出問題, 需要進行關節內注射、關節鏡探查、清理縫合等診療。 “如果肩痛放任不管, 拖成陳舊性損傷, 治療的成功率就比較低。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