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治療踝關節扭傷的偏方

踝關節是人體在運動中首先與地面接觸的主要負重關節, 也是日常生活和體育運動中較易受損傷的關節之一。 踝關節周圍韌帶在保持踝關節的穩定性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因而也較易受到損傷。 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約占所有運動損傷的40%。

偏方一

桃仁粥:取桃仁15克, 紅糖適量, 將桃仁搗爛, 水浸后研汁去渣, 加入紅糖、粳米, 加水400毫升, 一起熟爛成粥即可。 每天吃2次, 連續吃7~10天, 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

偏方二

當歸排骨湯:取當歸10克, 骨碎補15克, 續斷10克, 新鮮豬排骨或牛排骨250克, 加水燉煮1小時以上, 連湯帶肉一起服用, 每天1次, 連吃1~2周。 有助于祛淤續斷。

偏方三

當歸生姜羊肉湯:取當歸20克, 生姜12克, 羊肉300克, 加水1500毫升, 一起放入鍋中煮爛至熟即可。 食肉喝湯, 每天1次。 本方具有養血活血、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 特別適于骨折后期及年老體虛患者。

預防措施包括下肢柔韌性、平衡能力、本體感覺和肌肉力量的練習,

以增強穩定性和靈敏度。 同時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活動, 運動時可佩戴護具限制關節的過度活動。 踝關節不穩者平日行走于不平路面或參加運動時可穿高幫鞋, 以提供踝關節的保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