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趣味科學:拒絕“貪睡按鈕” 你會睡得更好

現在智慧手機的鬧鐘應用裡都有“貪睡”這個功能, 你是否經歷過春眠不覺曉時, 鬱悶地被吵醒;按一次“貪睡”, 剛淺淺入睡又被鬧鈴吵醒, 繼而再按一次, 如此惡性循環呢?那麼我們究竟該不該用這個功能呢?

本報訊每天早上, 你是否是在鬧鐘的“騷擾”中緩慢蘇醒呢?現在的智慧手機都設有“貪睡按鈕”——按下後鬧鐘會在10分鐘後再次響起。

“貪睡按鈕” 或者 “打盹按鈕”把你睡醒前的那段時間切割成一段一段 10 分鐘左右的碎片, 美其名曰從深度睡眠中逐漸喚醒從而減輕醒來時的疲勞感。 可事實卻證明這種喚醒方式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反而還讓情況惡化。

貪睡按鈕更讓睡眠支離破碎

事實上, 沒有鬧鐘我們也會自然醒。 因為人的身體有一個化學迴圈, 不僅適時讓我們入睡, 還能準時喚醒我們。 在自然醒的數小時之前, 我們的體溫開始升高, 睡眠變淺, 多巴胺和皮質醇之類的激素釋放, 為新一天的能量做好準備。

但在睡眠時間不規律的時候, 鬧鐘常常會打斷這一流程。 當身體還沒有準備好醒的時候, 鬧鐘響了, 這種被打斷的睡眠會使人感到特別的疲倦, 而此時犯困無力的狀態稱作“睡眠慣性”。 它的強度取決於處於哪個階段的睡眠被吵醒, 睡眠狀態越深, 睡眠慣性越強。 睡眠慣性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常說的——賴床。

如果按下“貪睡按鈕”, 重新入睡, 身體又開始睡眠迴圈, 並進入更深的睡眠狀態, 結果, 第二次鬧鈴會讓你更疲倦, 並繼續惡性循環。 因此, 最好的做法是, 晚點關掉最早的鬧鈴, 避免打斷睡眠。

許多研究發現支離破碎的睡眠無益於體力恢復, 導致白天昏昏欲睡。 反復的賴床, 白天狀態更差。

幾點挽救辦法:

1.面對現實。 綜上所述, 把鬧鐘提前但又重複醒來好幾次而不起床反而讓身體和精神都陷入更加疲勞的狀態。 因此, 不如直接把鬧鐘設為你能立刻起床的那個時刻。

2.設置固定的上床時間不如設置固定的起床時間。 反正上了床也不一定馬上睡著, 固定的起床時間能讓你的身體達到有規律的狀態。

3.給自己一點獎勵。 我們的大腦喜愛獎勵,

所以給成功的自己一點獎勵吧, 任何你喜歡的東西都行。

4.如果你必須要設置貪睡鬧鐘, 那就把每次小睡的時間延長一點。 20 分鐘是額外睡眠的最理想分量。 (文/稻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