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時消耗肌肉還是脂肪
人每天都需要吃飯不僅是為了讓自己的身體器官正常運行, 正是更是為了抵消胃部所帶來的饑餓感覺。 所以有一些身體形成慣性的人, 一到3餐時間就會出現饑餓感。 因為饑餓會對人身上的一些物質存在消耗情況, 所以有些人發生饑餓之後, 就迫不及待的想吃一些東西。 但是一個人在饑餓的時候消耗的是肌肉還是脂肪的力量呢?
當人體在饑餓狀態的情況, 首先是消耗葡萄糖, 為了保持血糖的穩定, 保證生命活動, 首先在動員脂肪, 產生分解代謝, 當脂肪消耗後再消耗肌肉。 如果要減肥的話, 單單節食減肥, 反彈是很常見的情況。 因為只是節食減肥會降低代謝率, 另外身材肌肉含量因缺乏運動不高, 會有體重不重但身材臃腫之感。 總的來說, 來得快去得也快, 快速減去的體重會很快地漲回來, 只有緩慢減去的體重才有可能長期維持住。
但節食減肥雖然能幫你減掉脂肪, 但其實害處多多, 身體的維生素, 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嚴重缺乏, 這會導致身體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最嚴重的是女性提前來更年期, 這並不是聳人聽聞, 但即使如此可怕, 依然有很多女性在選擇節食減肥。 而且節食減肥雖然的確可以讓你掉不少脂肪, 但如果長期這樣保持下來, 一般最終的後果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得厭食症, 抑鬱症等等;第二種就是當你恢復飲食後, 由於本身基礎代謝較低, 吸收能力更加, 反彈速度非常快。
肌肉好減還是脂肪好減
脂肪要比肌肉好減一點。
我們平時說的減肥, 一般多指消耗脂肪以達到瘦身的效果。 減肥屬於以減少人體過度的脂肪、體重為目的的行為方式。
脂肪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脂肪儲存過程才是問題所在。 熱量的正平衡(攝入量大於消耗量)導致脂肪囤積, 少數人還伴隨激素失調的情況。 脂肪的囤積必須通過調整作息、飲食來解決。 只要你陪你的胖朋友去一回超市, 你就會明白他們為什麼發胖了, 超重人群普遍偏愛高脂肪、高糖和廉價酒精等劣質食物。 多數情況, 無論你是輕微超重、正常還是偏瘦, 增肌比減脂更重要。
減肥的注意事項
1、減肥不追求快速減重
很多人追求快速降重, 但是真正的減肥是減少脂肪, 體重下降速度比較慢。 所以很多人感覺體重下降, 用純饑餓方式、只吃蔬菜水果、饑餓加運動方式減掉的是身體內的水分、骨骼的重量和蛋白質。 這樣導致的問題是代謝率下降, 免疫力下降和加速衰老。
2、關於減脂
一克脂肪有9千卡熱量, 一公斤脂肪是9000千卡能量, 如果想消耗掉它可很不容易。 我們快走1小時, 速度是100米/分鐘, 大約消耗掉350千卡能量, 如果每天走1小時, 那減掉1公斤脂肪需要26天。 如果慢跑, 每小時消耗400千卡, 每天一小時也需要23天可以減掉1公斤。 還要保證每天吃進的能量不能超標。
3、減重快是損失肌肉
減掉1公斤肌肉, 體重下降3公斤以上, 因為蛋白質會結合大量水分, 肌肉中有20%的蛋白質和70%的水分。 所以如果是減少脂肪, 只有1公斤脂肪, 而如果減少1公斤純肌肉, 相應還跑掉3.5公斤的水。
4、快速減重損健康
減少蛋白質之後, 體能下降、免疫力下降, 身體也會松垮。 如果是胖人看起來很臃腫, 瘦人看起來乾巴, 缺乏活力。 如果肌肉量多, 即使胖但緊致, 瘦而結實, 看起來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