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酷暑下的運動會 你腫麼了呢?

近日, 天氣太過炎熱, 在各項戶外體育賽事中, 志願者和禮儀小姐常常因為酷暑而暈倒。 圖為2014年7月17日, 全國青少年陽光體育大會開幕式在長春淨月潭公園舉行, 王皓、周洋等奧運冠軍也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因為天氣太過炎熱, 表演舞蹈的小演員不慎中暑暈倒在地, 那麼大家知道如何正確防暑嗎, 一起隨小編看起來。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醫護人員連忙上前查看暈倒在地的小朋友。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12年4月29日, 海南省三亞市, 2012世界沙排巡迴賽三亞公開賽, 天氣炎熱, 球員及沙排寶貝, 多人中暑累昏, 有的送醫急救。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中暑的沙排寶貝被工作人員抬上擔架。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10年11月18日, 廣州亞運會龍舟比賽頒獎現場, 因為是多選手的比賽項目, 裝獎牌的託盤格外沉重, 一名托舉獎牌的禮儀小姐因天氣炎熱, 體力不支暈倒在地。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禮儀小姐所端獎牌也掉落在地上, 準備領獎的運動員也趕緊下來幫忙。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10年8月3日, 鄭州市職工技術運動會開幕式上, 1小時內先後有4名禮儀小姐當場暈倒。 據瞭解, 這些禮儀小姐暈倒, 與天熱、少食、睡眠不足及本人體弱有關。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一個小時內4名禮儀小姐當場暈倒, 圖為工作人員攙扶禮儀小姐出場外。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11年8月18日,2011年第26屆大運會,志願者辛苦工作暈倒賽場。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13年8月30日,遼寧瀋陽,全運會開幕式彩排,志願者意外暈倒被擔架抬出場地。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12年6月12日,山東省海陽市,亞洲沙灘運動會開幕式隆重舉行,一名志願者在開幕式上暈倒。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志願者們忍著32度的高溫在運動員入場儀式上表演舞蹈,一位姑娘因為忍受不了高溫中暑倒地,三位外國友人連忙抬著姑娘下場。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杭州某小學運動會入場式,一個個臉色蒼白的孩子從場內被扶出來,1個小時內,居然有20來個孩子快暈倒了。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在這炎熱的夏天中暑是最易發生的一件事情了,知道如何而對這些個事情的發生嗎,今天小編給大家支幾招讓大家度過一個涼爽的夏天。

炎熱的夏天中暑比較頻繁,你身邊或者你中暑了你知道怎麼面對嗎­如果還不知道那就學學吧!

你身邊或者你中暑了你知道怎麼面對嗎­

中暑是高溫環境下,人體產生的嚴重不良反應。正常人的體溫由大腦皮層、間腦、延髓及視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管理。

中暑是高溫環境下,人體產生的嚴重不良反應

人體產生的熱通過傳導、輻射、對流和蒸發而散失,從而維持適當的體溫。當外界溫度過高,長時間日曬、濕熱或空氣不流通的高溫環境等阻礙了散熱時,就會發生中暑。

突然出現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1、中暑的簡單緊急處理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

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

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若遠離醫院,應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

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

以增加蒸發散熱.在等待轉運期間,可將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卻,也是一種好辦法。

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

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警告:應每10分鐘測1次體溫,不允許體溫降至38.3℃,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

2、穴位急救法

症狀:中暑而至頭暈,暈厥(包括休克,昏迷等)。

常發生於平常體質弱的人,往往由於過度疲勞,站立過久,環境悶熱,或因悲傷過度等因素引起暫時性腦缺血,表現有眩暈,眼花,出冷汗,噁心、欲吐,甚至突然暈倒,面色蒼白等。

穴位急救法

處理方法:

1、溫開水(或用糖開水)一杯給病人飲下,並扶到空氣清新陰涼的地方。

2、當患者出現熱昏厥情況,可用一茶匙食鹽混合600ml水慢慢飲下。

3、按摩太陽穴(有藥油更佳)

4、如暈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間上1/3處)。

5、舒綬胸口的不適,可加按內關穴(腕紋上二寸)。

6、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會穴(頭頂部兩耳尖邊線之中點),湧泉穴(足底心前1/3處),令病人儘快蘇醒。可用西瓜皮或濕毛巾為患者抹身,加速體溫下降。

3、物理降溫

為了使患者高溫迅速降低,可將患者浸浴在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和加速血液迴圈,促進散熱。

為了使患者高溫迅速降低,可將患者浸浴在4℃水中

在物理降溫過程中必須隨時觀察和記錄肛溫,待肛溫降至38.5℃時,應即停止降溫,將患者轉移到室溫在25℃以下的環境中繼續密切觀察。

如體溫有回升,可再浸入4℃水中或用涼水擦浴、淋浴,或在頭部、腋窩、腹股溝處放置冰袋,並用電扇吹風,加速散熱,防止體溫回升。

老年、體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

老年、體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浸入4℃水中可能發生肌肉抖動,反而增加產熱和加重心臟負擔,可應用其他物理降溫方法。

4、藥物降溫

氯丙嗪的藥理作用有調節體溫中樞功能、擴張血管、鬆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是協助物理降溫的常用藥物。

用藥過程中要觀察血壓,血壓下降時應減慢滴速或停藥

劑量25~50mg加入500ml補液中靜脈滴注1~2小時。用藥過程中要觀察血壓,血壓下降時應減慢滴速或停藥,低血壓時應肌內注射重酒石酸間羥胺(阿拉明)、鹽酸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或其他α受體興奮劑。

5、治療用藥

熱痙攣和熱衰竭患者應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或靜臥。口服涼鹽水、清涼含鹽飲料。

熱痙攣和熱衰竭患者應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或靜臥

有周圍迴圈衰竭者應靜脈補給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鉀。一般患者經治療後30分鐘到數小時內即可恢復。熱射病患者預後嚴重,死亡率達5%~30%,故應立即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2011年8月18日,2011年第26屆大運會,志願者辛苦工作暈倒賽場。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13年8月30日,遼寧瀋陽,全運會開幕式彩排,志願者意外暈倒被擔架抬出場地。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12年6月12日,山東省海陽市,亞洲沙灘運動會開幕式隆重舉行,一名志願者在開幕式上暈倒。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志願者們忍著32度的高溫在運動員入場儀式上表演舞蹈,一位姑娘因為忍受不了高溫中暑倒地,三位外國友人連忙抬著姑娘下場。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杭州某小學運動會入場式,一個個臉色蒼白的孩子從場內被扶出來,1個小時內,居然有20來個孩子快暈倒了。

酷暑下的運動會 志願者+禮儀頻頻暈倒

在這炎熱的夏天中暑是最易發生的一件事情了,知道如何而對這些個事情的發生嗎,今天小編給大家支幾招讓大家度過一個涼爽的夏天。

炎熱的夏天中暑比較頻繁,你身邊或者你中暑了你知道怎麼面對嗎­如果還不知道那就學學吧!

你身邊或者你中暑了你知道怎麼面對嗎­

中暑是高溫環境下,人體產生的嚴重不良反應。正常人的體溫由大腦皮層、間腦、延髓及視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管理。

中暑是高溫環境下,人體產生的嚴重不良反應

人體產生的熱通過傳導、輻射、對流和蒸發而散失,從而維持適當的體溫。當外界溫度過高,長時間日曬、濕熱或空氣不流通的高溫環境等阻礙了散熱時,就會發生中暑。

突然出現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1、中暑的簡單緊急處理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

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

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

若遠離醫院,應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

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

以增加蒸發散熱.在等待轉運期間,可將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卻,也是一種好辦法。

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

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警告:應每10分鐘測1次體溫,不允許體溫降至38.3℃,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

2、穴位急救法

症狀:中暑而至頭暈,暈厥(包括休克,昏迷等)。

常發生於平常體質弱的人,往往由於過度疲勞,站立過久,環境悶熱,或因悲傷過度等因素引起暫時性腦缺血,表現有眩暈,眼花,出冷汗,噁心、欲吐,甚至突然暈倒,面色蒼白等。

穴位急救法

處理方法:

1、溫開水(或用糖開水)一杯給病人飲下,並扶到空氣清新陰涼的地方。

2、當患者出現熱昏厥情況,可用一茶匙食鹽混合600ml水慢慢飲下。

3、按摩太陽穴(有藥油更佳)

4、如暈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間上1/3處)。

5、舒綬胸口的不適,可加按內關穴(腕紋上二寸)。

6、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會穴(頭頂部兩耳尖邊線之中點),湧泉穴(足底心前1/3處),令病人儘快蘇醒。可用西瓜皮或濕毛巾為患者抹身,加速體溫下降。

3、物理降溫

為了使患者高溫迅速降低,可將患者浸浴在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和加速血液迴圈,促進散熱。

為了使患者高溫迅速降低,可將患者浸浴在4℃水中

在物理降溫過程中必須隨時觀察和記錄肛溫,待肛溫降至38.5℃時,應即停止降溫,將患者轉移到室溫在25℃以下的環境中繼續密切觀察。

如體溫有回升,可再浸入4℃水中或用涼水擦浴、淋浴,或在頭部、腋窩、腹股溝處放置冰袋,並用電扇吹風,加速散熱,防止體溫回升。

老年、體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

老年、體弱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不能耐受4℃浸浴,有些患者昏迷不深,浸入4℃水中可能發生肌肉抖動,反而增加產熱和加重心臟負擔,可應用其他物理降溫方法。

4、藥物降溫

氯丙嗪的藥理作用有調節體溫中樞功能、擴張血管、鬆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是協助物理降溫的常用藥物。

用藥過程中要觀察血壓,血壓下降時應減慢滴速或停藥

劑量25~50mg加入500ml補液中靜脈滴注1~2小時。用藥過程中要觀察血壓,血壓下降時應減慢滴速或停藥,低血壓時應肌內注射重酒石酸間羥胺(阿拉明)、鹽酸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或其他α受體興奮劑。

5、治療用藥

熱痙攣和熱衰竭患者應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或靜臥。口服涼鹽水、清涼含鹽飲料。

熱痙攣和熱衰竭患者應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或靜臥

有周圍迴圈衰竭者應靜脈補給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鉀。一般患者經治療後30分鐘到數小時內即可恢復。熱射病患者預後嚴重,死亡率達5%~30%,故應立即採取以下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