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高血鉀的症狀和危害

高血鉀症顧名思義就是血液中鉀含量超過了正常標準, 一般是突然大量的攝入過多含鉀的物質, 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 一般沒有特別的症狀表現, 因此經常被誤診或漏診, 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常常是以心電圖才被發現的, 一旦出現高血鉀症平時要多注意不要太累, 不要做重體力勞動, 注意勞逸結合, 高血鉀的症狀和危害有哪些呢?

高鉀血症都有哪些危害?

一、對心臟興奮性的影響:與對骨骼肌的影響相似, 在輕度高鉀血症時, [K+i/[K+e比值減小, 靜息期細胞內K+外流減少, 靜息電位負值減小, 故心肌興奮性增高。 靜息電位減小說明細胞膜處於部分去極化狀態, 因而在動作電位的0期, 膜內電位上升的速度較慢, 幅度較小。 這是因為在部分去極化的狀態下, 膜的快鈉孔道部分失活, 所以在0期鈉的快速內流減少。 當血清鉀顯著升高時, 由於靜息電位過小,

心肌興奮性也將降低甚至消失, 因為這時快鈉孔道大部或全部都已失活, 心搏可因而停止。

二、對心臟自律性的影響:在高鉀血症時, 心房傳導組織、房室束-浦肯野纖維網的快反應自律細胞膜上的鉀電導增高, 故在到達最大複極電位後, 細胞內鉀的外流比正常時加快而鈉內流相對減慢, 因而自動去極化減慢, 自律性降低。

三、對心臟收縮性的影響:如前所述, 高鉀血症時細胞外液K+濃度的增高抑制了心肌複極2期時Ca2+的內流, 故心肌細胞同內Ca2+濃度降低, 興奮-收縮偶聯減弱, 收縮性降低。

四、對心臟傳導性的影響:如前文所述, 高鉀血症時動作電位0期膜內電位上升的速度減慢, 幅度減小, 因而興奮的擴布減慢, 傳導性降低, 故心房內, 房室間或心室內均可發生傳導延緩或阻滯。 心電圖上可見代表心房去極化的P波壓低、增寬或消失, 代表房-室傳導的P-R間期延長, 代表心室去極化的R波降低, 代表心室內傳導的QRS綜合波增寬。

高鉀血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一、神經肌肉症狀

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覺麻木, 極度疲乏、肌肉酸疼、肢體蒼白、濕冷。 血鉀濃度達7mmol/L時, 四肢麻木, 軟癱, 先為軀幹, 後為四肢, 最後影響到呼吸肌, 發生窒息。 中樞神經系統可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

二、心血管症狀

高鉀使心肌受抑, 心肌張力減低, 故有心動徐緩和心臟擴大,

心音減弱, 易發生心律失常, 但不發生心力衰竭。 心電圖有特徵性改變, 且與血鉀升高的程度相關。

三、其他症狀

由於高鉀血症引起乙醯膽鹼釋放增加, 故可引起噁心、嘔吐和腹痛。 由於高鉀對肌肉的毒性作用, 可引起四肢癱瘓和呼吸停止。 所有高鉀血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氮質血症和代謝性酸中毒, 後者可加重高鉀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