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春節飲食健康最全指南

農曆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佳節, 快樂中國年需要健康的守護, 離不開吃吃吃節奏的春節假期裡, 無論是參加家庭聚會、走親訪友、外出旅行等活動時, 都要記得注意飲食安全和營養搭配。 下面我們就趕緊來看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給出的春節期間飲食提示吧。

主食類:粗細搭配, 多食豆、薯

在精米白麵等精細穀物的基礎上, 適當搭配糙米、全麥等全穀物。 這種搭配不但可以增加主食的營養物質, 還可以豐富主食的風味, 如全麥產生的麥香味。 在日常主食中也可交替或搭配食用雜豆、薯類等營養豐富的健康食材。

由於雜豆富含賴氨酸, 與穀物搭配食用可實現植物蛋白的互補。 薯類則富含果膠等物質, 與穀物搭配食用可促進腸道蠕動, 預防便秘。

蔬果類:蔬果相伴, 膳食平衡

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一日三餐不可缺少。 在蔬菜的選擇上, 要儘量保證種類多樣和色彩豐富, 根菜如山藥等、莖菜如藕等、葉菜如白菜等、花菜如西藍花等、果菜如番茄等, 搭配食用更有益健康。 建議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 適量食用醃菜、醬菜等佐餐蔬菜製品、果汁等方便飲品。

肉類:購買宜生鮮, 充分加工保安全

各種肉類的營養成分不同, 建議在選購或食用時區別對待。 一般來說, 優選脂肪含量低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魚蝦類;其次是脂肪含量較低且脂肪酸組成優於畜類脂肪的禽類;再次是脂肪含量低,

鐵含量豐富的畜類瘦肉。 同時, 建議食用時多蒸、煮、燉, 少炸、烤、煎。 為保證生鮮畜禽、魚蝦的風味和營養, 宜按需購買, 即買即食。 冷凍肉類、水產類反復解凍易導致營養流失、品質變差, 應在冰箱中以小份包裝單獨存放, 並儘快食用。

酒類和飲料:

飲酒助興適量, 少喝含糖飲料

適量飲酒有精神興奮的作用, 使人產生愉悅感。 但過量飲酒, 特別是長期過量飲酒會對健康帶來危害。 成年男性和女性每日的最大飲酒量分別不超過25克和15克(以酒精量計算)。 孕婦、乳母、兒童、青少年和特定職業等人群不適宜飲酒, 正在服藥和患病的人群應遵醫囑。

同時, 專家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堅果類:

營養物質很豐富, 適量食用好選擇

堅果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但同時也屬於高能量食物, 適量食用有益健康。 選購堅果時, 應在正規商超或網路購物平臺選購正規企業生產的堅果類產品, 要仔細閱讀標籤並儘量購買非代工企業生產的堅果類產品。

廚房烹調:

減油減鹽和減糖, 飲食清淡益健康

在家做菜或外出就餐選擇菜品時, 應避免高油、高鹽或高糖食物的攝入, 養成飲食清淡的好習慣。 專家建議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 烹飪時可使用定量鹽勺控制放鹽量, 盡可能採用少油烹調的方式。 同時,

在烹調菜肴時應儘量少放糖, 也不吃或少吃含糖量高的食品。

網路訂餐:

方便快捷又時髦, 如何選擇有妙招

網路訂餐這種飲食方式時尚快捷, 消費者在享受方便的同時, 對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也不能掉以輕心。 建議選擇有信譽的商家, 訂購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食品經營者銷售的食品。 如需進行二次加工, 一定要徹底加熱, 保證熟透後再食用。

外出就餐:

食材多樣助健康, 明廚亮灶更心安

近來, 外出就餐或出門旅遊成為很多家庭歡度春節的一種選擇。 建議在外就餐前, 應注意查看餐廳是否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 儘量選擇量化等級高的餐廳。 在就餐時儘量保證食物多樣化, 注意膳食平衡。

外出旅遊時可以有選擇性地嘗鮮, 但不要採摘、購買、食用有關部門明令禁止或來歷不明的食物(如各種標稱“野味”的食品、野生蘑菇等), 以防發生食物中毒。

禮品:

保健食品品類多, 關注標識和文號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 有適宜人群和特殊食用條件。 選購保健食品時, 要在信譽好的銷售場所或購物平臺購買, 首先要查看其包裝上是否標有“藍帽子”標識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 同時還應注意食用者和包裝上標明的適宜人群是否一致, 不要聽信虛假、誇大宣傳。

本文解讀專家:陳芳(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丁鋼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郜海燕(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馬冠生(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譚斌(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守偉(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五九(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

文/魏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