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國人體質下降,因為不吃豬油?

近來, 一篇題為“原來豬油是這么厲害, 可惜知道的人不多”的文章在網上熱傳。 文章稱, 豬油有解毒、利尿及治療老年人咳嗽等多種功效, 甚至提到中國人體質下降也跟不吃豬油有關。 豬油真有這么神奇?為此, 《生命時報》向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山東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藺新英教授進行求證。

藺新英指出, 這篇文章夸大了豬油的作用, 而且觀點比較片面。 豬油是一種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 而飽和脂肪酸主要是以提供能量為主。 文中提到的豬油能“利腸胃, 通小便, 利血脈, 散宿血”更是夸大其詞,

毫無科學根據。 中國營養學會在2007年推出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烹調油要多樣化, 即要吃各種各樣的烹調油, 如大豆油、花生油等, 但并沒有強調要吃豬油。 一般來說, 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膽固醇含量也高。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是導致人體內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 從而引起動脈血管狹窄, 形成動脈粥樣硬化,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有些人認為, 專家建議膳食中的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1∶1∶1, 那么就一定要吃豬油來平衡。 其實這種觀點并不正確。 因為不吃豬油, 不等于沒有吃到飽和脂肪酸。 比如, 吃瘦的豬、牛、羊肉, 就可以得到一些飽和脂肪酸,

另外, 雞蛋、全脂奶、餅干和面包等也提供一定量的飽和脂肪酸。

針對“中國人體質下降跟不吃豬油有關”這一觀點, 藺新英指出, 影響健康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膳食、運動、環境等, 而跟吃不吃豬油無關。 現代人在原有的飲食基礎上多吃豬油, 只會帶來更多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