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控制高血壓 減少尿毒癥

有人把高血壓和腎臟病比作一對“難兄難弟”, 這是因為它們不僅會結伴而至, 還彼此作用、互為因果。 一方面, 腎臟病多伴有高血壓;另一方面, 長期高血壓也可造成腎臟損害。

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突破3.5億, 高血壓與腎臟健康息息相關, 在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中, 20%~30%是由高血壓導致的, 有效地控制高血壓, 可以減少或避免尿毒癥的發生。

高血壓腎損害患者早期大多無症狀, 微量白蛋白尿是高血壓腎損害早期的敏感指標(診斷標準: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毫克/日, 或20~200微克/分鐘)。 醫生應督促高血壓患者,

尤其高血壓病史已達5~10年的患者, 每半年連續測定3次尿微量白蛋白, 如兩次以上符合上述標準, 應及早干預。

高血壓患者生活中要規律作息, 戒煙限酒, 控制體重, 保證大便通暢, 嚴格限鹽, 正常人鹽攝入量每日6克以下, 高血壓患者最好減半, 菜熟後放鹽。

降壓藥物的選擇應遵醫囑, 服藥貴在堅持。 一般高血壓患者, 應將血壓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 對已發生高血壓腎損害的患者, 建議將血壓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 首選有腎臟保護作用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類降壓藥。

高血壓患者平時要注意觀察是否夜尿增多, 是否有晨起眼瞼、下肢水腫等症狀, 如有可能提示腎臟已有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