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總是腳後跟疼怎麼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有一部分人, 總會覺得自己的腳後跟特別疼, 這樣雖然看似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 但是給我們的生活就是帶來很大的不方便, 有的時候導致我們無法正常的走路, 如果長期發展就會導致我們的走路姿勢出現變形, 這樣也會等影響到我們整體的形象, 我們要掌握好有效的方法進行緩解, 下面一起瞭解一下總是腳後跟疼怎麼辦。

總是腳後跟疼怎麼辦

手術治療

①足跟骨刺切除術, 對於頑固性跟骨痛, X片證實有骨刺者, 在跟骨內側作一切口, 進入跟骨, 將跟骨內側

手術治療足跟痛

手術治療足跟痛

骨刺全部銼除。

②跟骨鑽孔術:對跟骨內壓高者適用, 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內壓降低, 治療頑固性無骨刺的跟痛症, 仍在跟骨內側切口, 達跟骨後, 將跟骨內側鑽孔7~10個, 效果達90%。

③跟骨神經切斷術:對於無原因頑固性足跟痛可採用此法,

不過是一種破壞性手術, 將跟骨脛後神經支和腓腸神經支切斷。

④跟骨滑囊切除術:是將跟骨結節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

⑤平足症的跟骨截骨術:目的是通過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 外翻的跟骨擺正, 使跟骨有一個良好的生物支架。

其他治療

1.理療;

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壓痛點注射臘酸強的松龍, 每週一次, 往往2~3次治癒。 跟後滑囊炎常發生在跟腱與皮膚之間, 摩擦損傷引起, 表現囊內積液, 腫脹壓痛。 避免摩擦及囊內注射醋酸強的松龍有效。

家庭偏方治療

1.足跟痛消除法:雙手扣腦後站立, 然後蹲下, 立刻再起來, 如此為1次。 每天做200次, 分2回進行, 3個月可見效。

2.藥浸法治足跟痛:取蘇木、白附子、麻黃、當歸、川芎各30克,

水煎浸洗腳部, 同時用手搓揉足跟, 以利藥液浸入肌膚。 每次15分鐘, 每日2次。

3.尿漬法治足跟痛:取較大的花崗石, 煆燒後置於地, 以童尿漬于上並立即將足跟部置於石上, 任水汽蒸騰, 切勿燙傷腳。 無花崗石可用鐵塊代之。 臨床常用芒硝飽和液與白酒調勻, 取代童尿, 亦效。

4.點穴按摩法治雙足跟涼痛:用一手拇指尖盡力捏壓另一手內掌紋盡處掌根部位(稍偏拇指側), 施術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託, 在患者能接受的情況儘量用力。 捏壓3分鐘後, 變為一松一壓, 有規律、有節奏地點穴36次為1遍, 緩解後再繼續捏壓5分鐘。 用此法治病:右足跟痛, 點壓左手;左足跟痛, 點壓右手。 雙足跟痛, 可先後點壓雙手穴位。

一般治療5日後, 病癒。 注:(此法用於骨質增生型足跟痛效果不大)。

5.祁艾、烏梅法治足跟痛:取祁艾60克, 烏梅10克, 放入水中煎出藥汁, 倒入盒內, 再將燒磚燒紅放入藥液盆內, 患足放於蒸汽上熏洗, 並用衣物遮蓋, 待藥冷至溫度適當後, 將患足跟底部放於磚塊上乘熱下壓數分鐘(藥液可以反復使用), 每日l~2次, 連續7~10天為1個療程。

6.烏梅、醋法治足跟痛:取烏梅適量去核加入醋少許搗爛, 再加入少許鹽, 攪勻, 塗敷在患足處, 用紗布蓋好膠布固定。 每天敷1次, 連用一段時間, 有效果。

7.川芎法治足跟痛:取川芎45克研成細末, 分成3份, 裝入小布袋內縫好。 將藥袋裝入鞋裡, 直接與患足痛處接觸, 每次用l袋, 3袋交替使用, 換下藥袋曬乾仍可用。

8.鮮蒼耳葉治足跟痛:取鮮蒼耳葉適量,

搗爛敷患處, 外用塑膠薄膜覆蓋膠布固定, 幹後換藥, 不拘數次, 如有起泡, 可按燙傷處理, 愈後再繼續使用。 注:一般5-6天見效, 疼痛消失, 骨增生存在但不發展

9.夏枯草治足跟痛法:取夏枯草50克, 用食醋1000毫升, 浸泡2—4小時, 然後煮沸15分鐘, 先熏後冼患足30分鐘, 每日1~3次, 每劑可用2天。

10、仙人掌治足跟痛:取仙人掌適量, 刮去其兩面毛刺, 然後剖成兩半, 用剖開的一面敷於患足痛處, 外用膠布固定, 敷12小時後再換半片, 冬天可將剖開一面烘熱再敷患處, 一般宜晚上敷, 治療期間宜穿布底鞋, 適量活動, 使氣血經脈暢通。

11.鮮川楝葉治療足跟痛:取鮮川楝葉30-60克, 加紅糖適量, 搗爛成膏狀, 外敷患足跟, 24小時後更換, 一般用藥2-3次疼痛消失。

上面就是對總是腳後跟疼怎麼辦的介紹, 這樣的症狀是我們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調整, 首先一定要穿著舒適的鞋子, 另外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不要總是處於勞累的狀態下, 儘量減少走路, 平時在飲食上也要注意調整, 腳後跟疼可以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 比如喝些骨頭湯等。